中药药剂学--片 剂 (2)
(上接3月17日8版)
第三节 中药片剂的制备
中药片剂的制法可分为颗粒压片法和直接压片法两大类,目前以颗粒压片法应用最多。颗粒压片法又可分为湿制颗粒法和干制颗粒法,以湿制颗粒法应用较普遍。
一、湿法制粒压片
(一)中药原料预处理的目的与一般原则
1、中药原料预处理的目的。去除无效物质而保留有效成分,提高产品质量,同时缩小体积,减少服用量;方便操作,利于生产;选用部分处方药料用作赋形剂。
★(二)制颗粒的目的与制粒方法
1、制颗粒的目的。物料的性质关系到压片过程的顺利与否和片剂质量的好坏,粉料药物一般均需制成颗粒后才压片。药料制颗粒压片的目的在于:①增加物料的流动性,使片重和含量准确;②避免粉末分层,保证片剂含量均匀;③减少细粉吸附和容存的空气,避免片剂松裂;④避免细粉飞扬及粘冲、拉模等现象。
2、不同类型中药片剂的制粒方法。①全粉末片的制粒。②半浸膏片的制粒。③全浸膏片的制粒。④提纯片的制粒。
3、不同操作的制粒方法。①挤出制粒法。②湿法混合制粒法。③喷雾转动制粒法。④流化喷雾制粒法。⑤喷雾干燥制粒。
(三)湿颗粒干燥
湿颗粒制成后应及时干燥,以免结块或受压变形。干燥温度由原料性质而定,一般为60-80℃。含挥发性或遇热不稳定的药物应控制在60℃以下干燥。对热稳定的药物,干燥温度可提高至80-100℃,以缩短干燥时间。颗粒干燥的程度一般凭经验掌握,含水量以3%-5%为宜。含水量过高压片时会产生粘冲现象,含水量过低则易出现顶裂现象。
(四)干颗粒的质量要求
1、主药含量。按该片剂成品的检验方法进行含量测定,主药含量应符合要求。
2、含水量。中药压片用干颗料含水量一般为3%-5%;化学药干颗粒含水量为1%-3%,但个别品种可例外。
3、松紧度。干颗料以手指轻捻能碎成有粗糙感的细粉为宜。颗粒过硬压片易产生麻面;松颗粒易碎成细粉,压片时易产生顶裂。
4、粗细度。应根据片重和片径来选择颗粒的粒度,大片可用较大颗粒或小颗粒压片,但小片必须用较小颗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片重差异。
压片颗粒应由粗细不同层次组成,各层次粗细颗粒及细粉的比例和药物性状、片形大小及机械性能有关。一般干颗粒中20-30目的粉粒以20%-40%为宜。若粗粉过多则压成的片剂重量差异大,而产生松片、裂片、边角毛缺及粘冲等现象可能与细粉过多有关。
(五)压片前干颗粒的处理
1、整粒
2、加挥发油或挥发性药物
3、加崩解剂与润滑剂
(六)压片
1、片重计算
2、压片机
(1)单冲压片机。片重调节器用以调节下冲下降的深度,实际调节模孔的容积而调节片重。上冲下降的位置,片剂压力越大。
(2)旋转式压片机。压力调节器用以调节下压轮的高度,借以增减上、下冲间的距离,而调控压片压力。片重调节器装于下冲轨道上,调节下冲经过刮粒器时在模孔中的高低,以控制模孔内颗粒的填充量而调节片重。
***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使之先兴奋后抑制,甚至麻痹;感觉神经、横纹肌、血...[详细]
临床医嘱手册电子书汇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