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低血压的诊断 2018-12-24 14:33  累计播放 :473 次
音频内容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讲医师李红莲主任,我今天主讲的内容是餐后低血压。

首先我们要看一份病例,患者男性68岁,主因“饱餐后晕倒2年”入院。患者在2年前晚饭吃饱后出现头晕,约数秒钟后晕倒在地,意识丧失,数分钟后意识状态恢复自行起来。此次症状出现大约两个月之后,患者吃饱后再次出现头晕跌倒发作,意识不清的症状,数分钟后意识恢复,自行起来,与上次的症状相同。此后患者不敢吃饱,每次进食量七~八分饱时,也会出现头晕的症状,但不至于引起晕厥发作。患者平素餐后头晕,头晕程度与进餐量的多少呈正相关,因此患者近2年从来不敢吃饱。患者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以及糖尿病病史。诊断:餐后低血压。餐后低血压是老年人进餐后引起的血压改变及餐后2小时内收缩压比餐前下降20毫米汞柱以上,并且持续至少30分钟。

有报道显示,住院的老年人餐后低血压的患病率占74.7%,与体位性低血压相比更为常见,是一种老年人的常见疾病。老年人可以出现餐后头晕,甚至跌倒的发生,甚至有的患者可以引起晕厥。发病的病理生理基础:进餐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胃肠道需要做功,胃肠需要增加蠕动,这时血流量也需要增加,而机体的有效血容量是有限的,这样就会使脑部和四肢的供血量减少,从而导致一过性的低血压,年轻人通过压力反射,使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增快,血管收缩,血压迅速恢复正常,不发生餐后低血压。老年人由于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已经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其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降低,对于餐后血压下降,不能够及时的做出迅速的反应。同时老年人尤其是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的患者还存在交感神经功能代偿不全,心率加快,血管收缩不明显,对餐后血压下降,不能够进行有效的代偿,而发生了餐后低血压。早餐发生餐后低血压的情况较多。
餐后低血压是心脑血管事件死亡独立的危险因素。

餐后低血压的诊断标准符合下列三条标准之一就可诊断为餐后低血压:
1.餐后两小时内收缩压下降比餐前下降20毫米汞柱以上;
2.餐前收缩压不低于100毫米汞柱,而餐后小于90毫米汞柱;
3.餐后血压下降,未达到上述标准,但出现餐后心脑缺血症状者。餐后低血压的治疗是应用拜糖平治疗效果较好。

预防的措施主要是对基础疾病的治疗:高血压控制高血压的病人尽量的使用非利尿剂降压;冠心病的患者慎用硝酸酯类药物;心力衰竭的患者慎用利尿剂;有帕金森病的患者要积极的给予美多芭进行治疗。可以给患者咖啡因的治疗,咖啡因的作用机制是抑制腺苷扩张血管的作用,从而就抑制了内脏血管扩张,减少了内脏的血流量。

生长抑素,抑制胃肠肽的分泌增加内脏血管的阻力,减少内脏的血流量,对高血压,糖尿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所导致的餐后低血压有效。希望临床医生对于餐后头晕的老年人引起重视,避免餐后低血压漏诊,做到准确的诊断与治疗。

今天的学习就到此结束了,如果各位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办法进行理解的,可以联系客服人员进行问题的提交,以方便我们及时的帮助您进行解答,谢谢大家的聆听。

lihonglian981 普通|其他科室
病例0 文章7 音频33
更多 神经内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