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外洗方:制川乌10
麻黄10
细辛10
干姜10
经治一月后,左足肿胀、紫绀减轻,趾丫湿糜好转。舌嫩、苔薄、脉细。
辨证:阳虚气弱,寒湿未清之证
治则:扶阳软坚法
处方:熟附片先10
炙麻黄5
北细辛3
干姜6
炙甘草10
茵陈30
垂盆草30
豨签草30
熟地20
海藻30
每日煎服
经治后左足肿胀、紫绀缓和,无趾丫湿糜。跛距增加至500米,静息痛缓解。继予扶阳软坚法巩固治疗。并予制川草乌等文藻剂煎汤外洗,防止足癣感染。临床治疗3月取得佳效。
按:祖国医学对周围血管疾病早有认识和论述,如所记载的“脱疽”、“脱骨疽”、“脱骨疔”等证候,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多种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导致的趾(指)脱落坏死性疾病,包括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性坏疽等疾病。本病属中医“脱疽”范畴,由于情志内伤,肾阳不足,寒邪入侵,痹阻脉络而致。寒湿客于脉络,阳气不能通达于四肢,致血液流通不畅,不能濡养四末,故肢冷、色苍白、肢端拘痛,久则末端失去气血供养而坏死。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于《伤寒论少阴病脉证并治篇》,由麻黄二两、附子一枚、细辛二两组成。基本方中麻黄发散风寒,解表止痛;附子振奋阳气,驱寒邪外出;细辛鼓动肾中之阳气,辛温香散,发散在表之风寒而止痛。方中白术,燥脾祛湿,茯苓甘淡渗湿,导水湿之气,从膀胱而出。佐以茵陈、垂盆草、豨签草之品,加强祛湿之力。药证相符,故效如桴鼓。
现代研究麻黄附子细辛汤等温阳汤剂具有以下作用,1.调整人体免疫系统、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核酸和酶活性系统;2.抗炎、抗感染;3.增加股动脉血流量及改善微循环;4.保护内皮细胞。
以中医“扶阳散寒湿”为主的治疗方法对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静息痛、间跛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期,美国心脏学会(AHA)发布了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相关事宜的科学声明,...[详细]
糖尿病与冠心病互为高危因素。当糖尿病与冠心病并存时,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心血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