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与ECC指南解读内容预览:
编者按:《2010 美国心脏学会(AHA)心肺复苏(CPR)与心血管急救(ECC)指南》终于在万众瞩目下***了。5年来,这部分指南吸引了多学科学者的关注,因为能否挽救更多的心脏骤停患者,意味着无数个生命和家庭的希望之灯是否继续点燃。专家们结合5年来的新证据对指南进行了更新,全文共17章。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主任委员李春盛教授作为观察员,曾多次参与指南修订相关的会议,本报特约李教授带领您一起精读新指南。
2005-2010年复苏科学性进展:自2005年以来,复苏科学取得了许多进展。此次公布的指南正是在这些新进展的基础上经全球专家们严密讨论后所修订的。单人心肺复苏时,对所有年龄的患者按压/通气比是30:2,这是2005年国家会议讨论最具有争议性的议题,也是2005年指南的主要变化。恰好在2005年的国际会议召开之前,有两个研究的结果证实,无论是院外还是院内的心肺复苏,其质量都不高。于是,2005版指南推荐按压/通气比(15:2改为30:2)和除颤程序(从连续3次电除颤到1次除颤后立即行CPR)的变化,以最小程度地减少胸外按压中断。
急救医疗体系和CPR质量:巨大的地区差异.急救医疗体系(EMS)和医务工作者必须识别和加强生命链中的薄弱环节。在美国,大量的证据表明心脏骤停的发病率和存活率存在着巨大的地区差异。这也说明了在社区精确地识别每一例心脏骤停患者并评估其预后,为其提供更多提高生存率的机会的重要性。最近的数个研究证实,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尤其是那些具有可除颤心律患者的存活率得到了提高,再一次证实强调足够的按压速率和深度、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都能完全弹回、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以及避免过度通气的重要性。
研究证明,应用新复苏指南可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这就要求必须加快实施新指南(这个过程可能需要18个月~4年的时间)。实施新指南的障碍包括指令延迟(如需要制造新的训练物品以及培训者和救援者的更新时间)、科学技术的更新(如AED的重新编程)以及决策的制定(各个代理处和**调整者之间的协调、医疗趋势和参与调查研究)。
提高CPR效果:儿童和成人选择不同模式.在过去的5年里,我们不断努力简化CPR建议和强调高质量CPR的重要性。亚洲复苏理事会成员国调查者的大量观察性研究以及其他研究,进一步显示了目击者行CPR对提高院外心脏骤停生存率的积极影响。对大部分院外心脏骤停的成人患者来讲,目击者仅实施胸外按压的CPR(Hands-Only CPR)获得的效果与那些传统CPR(按压结合人工呼吸)的效果相似。然而对儿童来讲,传统CPR更具有优势。
CPR质量: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尽量缩短停止按压和电除颤之间的间隔(即尽量缩短电除颤前的间隔)可提高除颤成功率和患者生存率。从具有感知和反馈CPR能力的除颤仪上下载的数据可对复苏团队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信息,这样做能提高CPR质量。这些数据能大大提高院内复苏团队和院外施救者的训练质量。院内CPR登记:为今后研究提供方向.国家心肺复苏登记处(NRCPR)和其他大的数据库提供了关于院内成人和儿童心肺复苏的流行病学和存活率的新信息。尽管这些内容是属于观察性质的,但是这种登记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关于心脏骤停特征和复苏效果的信息,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方向。
心脏骤停后治疗:亚低温治疗有优势.以使血液动力学、神经系统和代谢功能(包括治疗性低体温)最优化为中心、强调多学科联合、组织化的心脏骤停后治疗,可提高无论院外还是院内心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后的存活出院率。当这种方法作为一个集束化系统性治疗时,虽然我们不能确定这些治疗中每一种治疗方法的作用,但是这种联合治疗可明显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
治疗性低体温被证明能改善昏迷的成入院外室颤型心脏骤停患者的预后。自2005年以来,两个随机化研究(同期对照)和其他一些研究(历史对照)一样,证实对非室颤型的院内和院外成人心脏骤停患者实施亚低温可从中获益。亚低温还被证实能有效提高缺血缺氧性脑病婴儿的神经功能的完好存活率。此外,我们正急切等待一项即将完成的前瞻性、多中心的儿科心脏骤停后亚低温的研究结果。
许多研究试图识别出将来不可能恢复有意义神经功能的心脏骤停后昏迷患者,以及提出了对不良预后预测的决策原则,但这是建立在未经亚低温治疗的心脏骤停后研究制定的。而治疗性低体温改变了以前制定的评估不良预后决策原则的特异性。最近的几个报道证实,尽管神经系统测试或神经电生理研究能预测预后不良,但经亚低温治疗后,仍有一些心脏骤停患者预后良好。
严重颅脑损伤病人多存在神志异常、昏迷、躁动等,使之不能正常饮食,并给鼻饲置...[详细]
鉴于颅脑损伤后病人的特点,胃肠外营养常被选作早期营养支持的手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