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D
解析: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将会使小肺泡内压大于大肺泡内压。
正确答案:D
解析: 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错误率不高,常见错误为选C,原因是混淆了正反馈和负反馈生理意义。正反馈的生理意义是使某些生理过程通过再生持续进行并及时终止。负反馈的生理意义是维持机体稳态。
正确答案:A
解析: ①α波:每秒8~13次,20~100μV,是皮质处在安静状态时的主要表现,其活动在枕叶比较显著。②β波:每秒14~0次,5~20μV,是新皮质处在紧张活动状态时的主摹脑电活动表现,在额叶和顶叶比较显著。③δ波:每秒0.5~3次。20~200μV,是睡眠状态下的主要表现。④θ波每秒4~7次,100~150μV,常见于幼儿时期,成年人见于困倦时。
正确答案:C
解析: 1.温度感受器:①外周温度感受器:在人体皮肤、黏膜和内脏中,存在冷感受器和热感受器,它们都是游离神经末梢。②中枢温度感受器:在脊髓、脑干网状结构以及下丘脑中都有温度敏感神经元。视前区,下丘脑前部最为重要,存在着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2.体温调节中枢,主要位于视前区一下丘脑前部,该处的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既能感受所在部位的温度变化,又能对传人之温度信息进行整合。3.调定点学说,体温调节类似恒温器的调节。所谓调定点,就是某一规定温度值(如37℃)。当体温偏高于37℃时,温度信息输送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经
正确答案:E
解析: 肺表面活性物质主要成分为二软脂酰磷脂酰胆碱(占60%)和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占10%)。它由肺泡Ⅱ型细胞合成并释放。它的分子表面一端为非极性疏水的脂肪酸,另一端是极性的亲水端。它单分子层形式覆盖于肺泡液体表面,其密度随肺泡的胀缩而改变。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使肺泡回缩力减小。由于表面活性物质的密度随肺泡的半径变小而增大,随半径的增大而变小,所以,小肺泡上表面活性物质密度大,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强,表面张力小,不致塌陷;大肺泡则表面张力大,不致过度膨胀。这样就保持了大小肺泡的稳定性(
正确答案:E
解析: 迷走神经是肺牵张反射中肺扩张反射的传入神经,有切断吸气,转为呼气,使呼吸频率增加的作用。切断两侧迷走神经后,吸气延长、加深,呼吸深慢。
正确答案:E
解析: 常见错误是忽略了题干要求的是哪一项是错误的,而将正确选项选人。动作电位的传导,实际是已兴奋的膜部分通过局部电流刺激了未兴奋部分,使之出现动作电位,就像外加刺激在最初的受刺激部分引起动作电位一样;这样的过程在膜表面连续进行下去,就表现为兴奋在整个细胞的传导。有髓纤维只在朗飞结处轴突膜才能和细胞外液接触,局部电流只能发生在相邻的朗飞结之间,其兴奋呈跳跃式传导,这种传导速度比无髓纤维或一般细胞的传导速度要快得多。有髓纤维的传导速度与直径呈正比。在同一细胞,动作电位具有全或无的特点,其幅度不随直径的增加而降低。注
正确答案:B
解析: 抗凝血酶Ⅲ是由肝脏和血管内皮细胞产生一种血浆糖蛋白,通过封闭Ⅱ、Ⅸa、Xa、Ⅺa和Ⅻa的活性中心起到抗凝作用。故此题选项B所述是抗凝血酶Ⅲ抗凝作用机制,选项A、C、D、E所述均不是抗凝血酶Ⅲ抗凝作用机制。
正确答案:E
解析: 常见错误为选B或C。选B者认为葡萄糖的转运都是以易化扩散的方式进行的,而不了解葡萄糖的转运既可以继发性主动转运(联合转运)方式进行,又可以易化扩散方式进行。选C者将主动转运(原发性主动转运)和联合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混为一谈。联合转运是指转运所需的能量不是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来自膜外Na[~+.]的高势能的主动转运。易化扩散是指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在特殊膜蛋白质的协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转运(不消耗能量)的过程。主动转运是指细胞通过本身的耗能,将物质由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
正确答案:C
解析: 在凝血过程中能起自我催化作用的是凝血酶。
为方便工作人员排除错误,请您详细描述此题错误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