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简介
患者,女,61岁。因双眼畏光伴异物感1个月,于5月6日入院就诊于我院门诊。
患者缘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畏光伴轻微异物感,自行休息后无缓解,遂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角膜炎(双)”,予“氧氟沙星滴眼液(泰利必妥)”、“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速高捷)”治疗2周后,上述症状未见明显缓解,视物模糊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
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3,左眼0.4,双眼矫正不应。眼压:右眼12 mm Hg,左眼15 mm Hg.双眼眼球运动无明显异常。双眼结膜无明显充血,角膜上皮见数条线形棕色颗粒沉着,呈涡状(图1),角膜荧光染色(-),前房深浅大致正常。房水清,虹膜纹理清,瞳孔正圆,直径约3 mm,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射( + ),晶状体皮质混浊,眼底未见明显异常。
追问病史,患者既往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20年,口服盐酸胺碘酮片(可达龙)0.2 g 1次/d 9年,就诊时仍未停药。
临床诊断:涡状角膜病变(双)。
建议其停止服用此药,请心内科医生会诊。改用其他药物替代治疗。随诊3个月后,患者畏光消失,轻微异物感消失。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4,左眼0.6,双眼矫正不应。双眼结膜无明显充血,角膜上皮棕色颗粒沉着大部分消失,余眼部查体同前。
图1 双眼角膜上皮见数条线形棕色颗粒沉着,呈现涡状
病例讨论
胺碘酮(Amiodarone,又叫乙胺碘呋酮,安律酮,胺碘达隆),是苯呋喃类衍生物,系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由于其具有选择性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作用,最早在法国用于治疗心绞痛,近年来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尤其对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及室上性心动过速等效果明显,并作为合并心力衰竭、预激综合征患者的首选抗心律失常药。由于其半衰期较长,代谢速度较慢,长期应用可在体内大量蓄积而致慢性中毒。 该药除对心脏本身有毒性作用外,还可引起心脏以外的不良反应,如肺间质纤维化、甲状腺功能异常、静脉炎、肝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皮肤光敏反应、周围神经症状等,均需及时停药,对症治疗。
眼部异常反应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异物感、虹视、绿视、畏光等症状及涡状角膜病变、晶状体前囊色素沉着、黄斑变性、视神经炎、视乳头水肿、干眼症等体征。 其中以涡状角膜病变最常见,Dovie等报道涡状角膜病变可见于所有经胺碘酮治疗6个月以上的患者。眼部最严重的损害是视神经炎,一旦发现必须立即停药。如眼部异常反应仅表现为涡状角膜病变,且早期角膜仅有少量微粒沉积时,若不进一步追问病史,易误诊为角膜炎或角膜营养不良。
本病是由于胺碘酮的一种代谢产物碘化物在泪腺积累,通过泪液分泌沉积于角膜上皮,被角膜上皮细胞吸收所致。电子显微镜下可见角膜上皮层基底细胞和间质细胞的胞浆中存在一种黄褐色的类似溶酶体的脂褐质。本病一般为双眼对称性的角膜上皮微粒沉积,呈涡状,偶有单眼受累的病例。Bicer等通过动物实验证明阳光可加重角膜上皮微粒沉积。
本病一般不影响视力,且角膜上皮微粒沉积具有可逆性,停药数月后可完全吸收,眼部自觉症状随之消失。如果微粒沉积范围较大且患者主诉视力明显下降,可用肝素碘化溶液或10 g/L甲基纤维素滴眼治疗。Dovie等建议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滴眼液和局部对症支持治疗(人工泪液或润滑剂)2周后排除其他病理症状和体怔。个别患者涡状角膜病变消退后,仍有畏光、虹视等表现,对症支持治疗要继续2个月以上,直至完全康复。胺碘酮长期使用对双眼影响较明显,故应加强早期诊断,减少误诊,尽量停药,定期复查,对挽救患者视功能、避免眼部其他组织或结构受累意义重大。(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Ophthalm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