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院,Lerner研究所(Lerner Research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发现水泡性口炎病毒VSV磷酸蛋白的三个磷酸化位点突变之后,会剥夺了功能性N-RNA模板的形成,从而影响病毒的转录复制。这不仅有助于分析磷酸化在磷酸蛋白P3A中所起的作用,而且也能揭示一些传染病病毒的作用机理。相关成果公布在1月Journal of Virology杂志在线版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陈明周博士,第一作者为陈龙云博士。这一研究组主要研究方向为RNA 病毒的基因表达和感染机制,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以及干扰素诱导的抗病毒机制和以负链RNA病毒作为载体用于疫苗形成。
许多能导致人类传染病的病毒(如麻疹病毒、狂犬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人副流感病毒等)都属于不分节负链RNA病毒。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 VSV)是研究不分节负链RNA病毒的模式病毒,该类病毒在细胞质内的复制与转录是依赖于自身所携带的聚合酶来完成的。VSV的聚合酶辅助因子-磷酸蛋白在其转录复制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磷酸蛋白自身是一个被高度磷酸化的蛋白,磷酸化也是病毒复制循环所不可缺少的。但长期以来,磷酸蛋白磷酸化的具体作用机制一直未能被解析。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一种VSV微型基因组系统,证明了P3A的突变(N端磷酸化位点突变),会导致无法进行转录与复制,这几个位点分别是S60/A, T62/A, and S64/A。
研究人员还进行了蛋白相互作用的分析,发现P3A自身相互作用,以及与N端和大蛋白之间的作用与P3A蛋白本身同样重要,而且由Sf21细胞中分离得到的P3A蛋白,也支持体外转录重建实验。这些实验数据均说明P3A蛋白的三个磷酸化位点突变之后,会剥夺了功能性N-RNA模板的形成,从而影响病毒的转录复制。
这项研究对于揭示磷酸化在磷酸蛋白中所起的作用有重要意义,也为对该类病毒的抗病毒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除此之外,近期华南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也取得了病毒研究的新成果:研究人员完成了一种高致病性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株的基因组测序,指出了这种病毒株的分子特征,也表明了其基因组在不断进化中,这些结果将有助于国内IBV病毒发展的有效控制,深入了解冠状病毒的进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