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病毒
1974年Golafield 首先报告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1989年美国科学家迈克尔·侯顿(Michael Houghton)和他的同事们利用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分子生物学方法,终于找到了病毒的基因序列,克隆出了丙肝病毒,并命名本病及其病毒为丙型肝炎 (Hepatitis C)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由于HCV基因组在结构和表型特征上与人黄病毒和瘟病毒相类似,将其归为黄病毒科HCV。
(一)生物学性状
HCV为直径40~60nm的球状颗粒,有包膜和表面刺突结构。HCV基因组为单股正链 RNA(ssRNA),长约9.6kb,由9个基因区组成,自5'端开始依次为5'端非编码区、核心衣壳蛋白区(C区)、包膜蛋白-l区(E1)、包膜蛋白-2区和(或)非结构蛋白-l区(E2/NS1)、NS2区、 NS3区、NS4区、NS5区和3'端非编码区。5'端非编码区核苷酸保守性强,在各株病毒间很少变异,可用于诊断。E1、E2、NS1区易发生变异,导致包膜蛋白的抗原性变异而不被原有的抗包膜抗体所识别,病毒得以持续感染,此为HCV感染易于慢性化的原因之一。NS3、NS4及 NS5区基因可分别表达蛋白质,其中NS4表达的蛋白(C100-3)和NS3表达的C33c可作为抗原用于血清学诊断。
HCV分为1~6,共6种基因型,地域分布不同,中国以1b和2a亚型为主,而1b亚型对干扰素(IFN)的疗效较差。由于HCV易变异,一个人感染一个亚型HCV,会出现多种异质性群体,称为准种(quasispecies)。
HCV对外界抵抗力不强,对***、**等脂溶剂敏感,煮沸、10%甲醛浸泡或紫外线照射均可灭活。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丙型肝炎潜伏期为2~26周,平均6~7周。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相似,但其母一婴传播率较低,主要经输血、脏器移植、血液透析、血制品及污染注射器等传播。大多数HCV感染者不出现症状,发病时已成慢性过程。据追踪调查表明,被HCV感染后如不进行干预,9年后转为慢性肝炎的占80%以上,慢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亦轻重不一,其中约20%可发展为肝硬化,并可导致肝癌。在中国肝癌患者中约占10%抗-HCV阳性,即被HCV感染。
丙型肝炎患者恢复后,仅有低水平免疫力,且免疫力不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