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8日,第68届世界卫生大会在瑞士日内瓦召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李斌主任在一般性辩论发言中指出,2014年中国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治致盲性沙眼的要求。
2015年6月6日是第20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爱眼日的主题即“告别沙眼盲 关注眼健康”.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眼病,主要传播途径是“患眼-手(水、物)-眼”,沙眼的感染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反复感染沙眼可以导致睑结膜瘢痕及倒睫,倒睫可以对透明的角膜造成机械性损害,直至角膜混浊而导致视力损伤,甚至完全失明。
上世纪40?50年代,沙眼是中国首位的致盲原因,城市人群中沙眼患病率达到50%?60%,农村人群中沙眼患病率达80%?90%,有“十人九沙”之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随着医疗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整体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我国眼科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与此同时,爱国卫生运动全面展开,群众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卫生生活习惯得到广泛推广,我国的沙眼流行状况得到有效遏制。50年代后期,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汤飞凡教授和北京眼科研究所张晓楼教授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发现沙眼的致病原是沙眼衣原体,成功制作了灵长类动物沙眼模型,找到了治疗沙眼的敏感抗生素。同时,我国眼科工作者对沙眼的病理、诊断标准和分期以及药物治疗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加快了我国沙眼防止的速度,提高了沙眼防止的成效。
在全国眼科工作者共同努力下,我国沙眼患病率和严重程度进一步下降。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当时沙眼已经下降为第三位的致盲原因。
1999年,WHO联合非**组织发起“视觉2020”全球防盲行动,其中,“消灭致盲性沙眼”是消灭可避免盲的五个根本目标之一。2003年,北京同仁医院王宁利教授代表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和WHO中国防盲合作中心(北京同仁医院)参加“消灭致盲性沙眼全球联盟”会议,中国重返 WHO“消灭致盲性沙眼全球联盟”,并由WHO资助在中国实施“消灭致盲性沙眼项目”,在14个重点省份进行沙眼流行病筛查。筛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地区活动性沙眼低于1%,只有个别高于5%,沙眼倒睫患病率为0——5.5%.这些数据一方面说明在中国沙眼已经不再是主要的致盲性眼病(2006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沙眼降至第十位的致盲原因),另一方面也提示可能还有些“口袋”地区。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我国**进一步加大了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农村三级医疗网的建立,新农合的全面覆盖,“贫困地区百万白内障患者复明项目”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基层眼病防止和诊疗能力,也有力推动了沙眼的防止工作。
为进一步明确我国致盲性沙眼的流行情况,实现根治致盲性沙眼的目标,2012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与国际狮子会合作开展了“视觉第一 中国行动”三期项目,对中国“计划在2016年前消灭致盲性沙眼”进行评估。项目内容包括开展全国范围的致盲性沙眼流行病学调查,并对筛查出的患者进行免费治疗。根据沙眼患病历史资料和经济卫生状况,首先选择沙眼曾经流行的16个省份开展评估。截至2014年底,16个省份共调查130所小学的8千余名7岁左右儿童和5.5万多个村庄的近8800万名15岁以上居民,确诊了16名活动性沙眼患者和1334名沙眼性倒睫患者,患病百分比分别为0.196%、0.002%,远远低于WHO确定的沙眼流行区标准(5%、0.1%)。上述调查数据足以证明,致盲性沙眼在我国处于非流行状态,我国已经实现了消灭致盲性沙眼的目标。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国消灭致盲性沙眼在世界沙眼防止史上是一伟大的举措。但是,“消灭致盲性沙眼”并不意味着“完全消灭沙眼”.沙眼作为一种传染性眼病,仍然有散发病例存在,且中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和环境卫生状况差异大,也有可能在卫生条件差、经济落后的地区小面积再次流行,需要继续普及沙眼防止知识,防范沙眼流行的复燃。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