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患者小翁用最精练的语言描述病情,想为医生节约看病时间。丁医生还是用了10分钟为他完成诊断。
丁顺(中)今年高考志愿是交大医学院。一天的体验结束,道别时,徐医生笑着问丁顺,还会学医吗?
在抢救室体验的张圣良,在微博中写到 “生老病死一目间,颇为触动。”
除了体制机制等深度“老大难”问题,医与患,是否还有互解的“桥梁”?
或许这也是种探索:6月中旬,上海瑞金医院联合上海团市委,举行“角色互换体验营”活动,让患者做一天医生,让医生做一次患者,期盼多一份来自相互的理解与支持,为化解医患矛盾寻找新的可能。
这样的活动,究竟会有多大效果?能化解多少心头疑惑?记者有意延后几日,当最初的热情逐渐回归普通生活,再听亲历者们“冷却”而更加清晰沉淀的亲身感受。
“患者医生”说
了解是理解的开始
口述者:叶蔚绚,物流公司职员
我记得小时候,大家都很相信医生,医生也很好。为什么矛盾就在这近10年激化了呢?
在医院这一天,经历的事挺多,有位一大早从昆山来的患者,下午才排到看病,但因为没带多少诊断材料,必须要做检查。而检查结果3天后才能出来,医生2分钟了解完病情开好单子就结束了。患者很激动,想让医生提前些给出检查结果,但医生也没办法。在医院做一个甲状腺B超,6月12日这天排队,等排到就要7月了。要是遇到着急的,这时候不发火才怪。午饭后,隔壁的诊室还差点打起来,医生下午1点半上班,但患者1点15分见医生到了诊室,就想让医生开始看病,这时没叫号,病人都往前挤,医生说等等,有人就发急了。我觉得这一幕已经挺激烈,但有位女医生说,这还算小意思。
经过一天体验,以前觉得最火大的“排一天看5分钟”的问题,现在明白了医生也真没办法。而且医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床位问题、诊疗流程。原因很简单,人太多,好的医疗资源和好医生太少。其次是医生与患者信息不对等,医生每天面对那么多雷同病人、雷同问题,将心比心,时间久了难保次次都在最佳状态,这时矛盾实际上说爆发就爆发了。
对这次活动,我觉得更多起到的是安抚作用,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比如我现在理解了医生,但下次问题发生在自己身上,还是会生气。但是,这样的活动还是有必要的,因为了解是理解的开始。
“做人的工作”有要求
口述者:国敏健,社工
我这次体验主要是跟护士,观察她们的工作情况。之前有耳闻,但这次亲眼所见,她们的劳动强度还是超出了想像。如肾脏科病房,护士一早随医生查房,到给药、注射,几乎没停下来过。那天下午我又去了抢救室,那里的护士更是坐的工夫都没有。能在这么大强度的工作环境下保持操作准确、到位已非常不容易。且据我观察,她们的态度也不错,基本是随叫随到、有求必应,脸上虽然看得出疲惫,但没人说过不该说的话。
相反,患者有的非常急躁,护士或医生晚来一会儿就抱怨。当然我明白患者的心情,但他们也没闲着吧。通过这次活动,身穿白大褂、用医生护士的眼睛观察,真正让我体会到了这身白衣的不易。
我从事社工27年,现还在居委会做调解工作。从经验出发,我认为医患关系的好转还需要医生护士多些耐心。做社工会接触各类人,有的非常不讲道理,动不动就开口伤人,这时候就不能在意甚至回嘴,只能让他去说,只当没听见。医生也应这样,患者态度恶劣也不能光火,否则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加剧矛盾。当然,这对一些比较有个性的医生护士来说要求有点高。但我想,医生护士和我一样,也是“做人的工作”,职业要求如此。
患者增强对医生护士的理解也很重要。记得一次我家长辈挂吊针,小护士两次都没有扎准,亲戚就开始指责了,我知道后对那位亲戚说,这有点过分了。我想,患者看病过程中,能为医生想一想,或者站在大多数患者的立场想一想,而不是只考虑自己,医患关系一定会好很多。
重要的是沟通交流
口述者:张圣良,同济大学大一学生
现在还让我记忆清晰的,是在抢救室一幕:当时新推进来位病人,父母一直守在床边哭,一位路过的护士轻轻叹了一口气,“可怜天下父母心”。那一瞬,我觉得其实医患关系并非那样难解,同有父母兄妹子女,遇到同样的危急状况,就会有同样的感受,这应是矛盾化解的基础之一。
那天让我印象最深的,其实是抢救室的护士们,我观察了2个多小时,她们一刻也没停下过,后来又去查床,挺辛苦。所以这次体验给我的感受,是两个“没想到”:没想到医院病人这么多,没想到医生原是这样辛苦。而我遇到的一个状况,比如一位家属为了床位问题要吵架,这也是一线医生没法解决的问题,就这么多床位呀。
其实,参加这次活动前我在广州,离回上海的火车开车还有1小时,我突然中暑,去医院挂号后和医生、排队的患者一沟通解释,大家就让我优先看了。有时候理解并没有那么难,重要的是沟通与交流。所以,我觉得在目前大环境没有改变时,改善医患矛盾也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医患双方素质的提升,这当然需要时间和更多沟通的渠道。另一方面也有些制度应建立,比如香港最近在广州新开了家医院,医院规定医生一旦收红包立即开除,这一点我想可能大多数医院都没法做到吧。
医师节本身是好的,希望不要成为形式,更成为医生的一种负担,各地医院为了迎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