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欧洲高血压学会(ESH)和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发布的2013版高血压指南…是以这两个学会在2003年和2007年发布的高血压指南为基础制定的。新版指南在前一版高血压指南发布的6年后发布,在这段时间中,很多关于高血压诊断和治疗的新的研究结果陆续发表,基于相关研究,新指南做了很多修正和完善。
与2007版指南相比,新版指南在危险分层方面无太大变化。在最近十余年中,各高血压指南均根据血压水平、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肾脏病(CKD)等评估心血管事件风险,而新版指南中仍然保留了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的危险分层方法。临床上,我们既要参照常规的危险分层,也要考虑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不仅与遗传易感性、血压水平及变异性,还与血压升高的时间等很多因素有关。我们应具体分析患者的临床情况,以便根据个体情况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
虽然心血管危险分层是建立在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基础上的,且非常详细、科学,但在临床实践中,稍显复杂且可操作性差。对于中国的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可能无法进行准确的危险分层,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何时开始药物治疗是新版指南更新的重中之重。基于循证原则,无论对高危还是低危患者,正常高值血压(130~139/85~89mmHg)人群无需接受降压药物治疗,对2~3级和1级高危高血压患者,多项临床研究证实降压治疗可改善预后,但对于1级的低~中危高血压患者、年轻的单纯肱动脉收缩压升高的患者(这类患者很可能中心动脉压正常,如果舒张压同时升高,应根据情况进行相关处理)和老年1级高血压患者,并无临床研究证实降压治疗有益(表1)。
2013版欧洲高血压指南解读全文下载http://ziyuan.iiyi.com/source/down/2392069.html
严重颅脑损伤病人多存在神志异常、昏迷、躁动等,使之不能正常饮食,并给鼻饲置...[详细]
鉴于颅脑损伤后病人的特点,胃肠外营养常被选作早期营养支持的手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