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医医学考试中心网为广大中医乡镇助理医师的考生搜集整理了有关莱姆病的针灸治疗的复习资料,希望中医乡镇助理医师的考生能顺利通过考试!
【概述】
莱姆病是一种以为媒介的螺旋体感染性疾病。我国于1985年首次在黑龙江省林区发现本病病例,以神经系统损害为该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其神经系统损害以脑膜炎、脑炎、颅神经炎、运动和感觉神经炎最为常见。其中一期莱姆病仅用抗生素即可奏效,至一期、三期用抗生素无济于事,特别是神经系统损害更乏特效疗法。
针灸治疗本病是90年代才开始出现的,至今虽仅报道一篇,但由于是治疗治疗Ⅱ期、Ⅲ期患者,且疗效亦较满意,故特立一节予以介绍。
【治疗】
电针
(一)取穴
主穴:分为3组。1.扶突、曲池、内关、少海;2.环跳(或承扶)、委中,冲门、阳陵泉、马尾神经点、脊髓点;3.翳风、听会,颊车、地仓。
马尾神经点位置:骶椎与尾椎之间。
脊髓点位置:支配瘫痪肢体相应脊髓阶段的棘突间隙。
(二)治法
第一组用于上肢瘫痪,第二组用于下肢瘫痪,第三组用于面瘫。据症选取穴位,每两穴组成一对电极,用28号毫针,针刺至出现闪电式传导感。其中,马尾神经点,针尖向上,平刺6~8厘米;脊髓点,宜直刺4~6厘米,使针尖达硬膜外。然后用BT-701A型电针仪,正脉冲不小于25V,负脉冲不小于45V,通电7~15分钟。每日1次,不计疗程,直至神经功能恢复或不再继续进步。一般须治疗半年以上。
(三)疗效评价
共治21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7例,即肌力达到Ⅴ极,总有效率达90.5%.
莱姆病的针灸治疗-中医乡镇助理医师辅导,由爱爱医医学考试中心网为了让您轻松考试特意整理,请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