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发现,HIV患者接种4倍标准剂量的流感疫苗能获得更高的血清保护效果。
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PabloTebas博士及其同事的研究结果显示:与接受标准剂量流感疫苗的HIV患者相比,接受大剂量流感疫苗的HIV患者血清抗体保护率提高了,在H1N1(甲型H1N1流感)组提高了9%(95%CI=1-17,P=0.029),influenzaB(乙型流感)组为11%(95%CI=1-21,P=0.03),H3N2(甲型H3N2流感)组为3%(无统计学意义)。
“对于每一个抗原的研究,相对于接受标准剂量流感疫苗的HIV患者,接种大剂量的流感疫苗会提高平均抗体滴度、血清转换率、血清抗体保护率。”PabloTebas博士及其同事把这项结果在线发表在了《内科学年鉴》上。他们还说,不管是高剂量组还是标准剂量组,患者都能够很好的耐受,并且两者之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相近。
季节性流感疫苗在健康人群预计已经能够达到70-90%保护性作用。“虽然这项结果并不是在所有实验中都取得一致性结果,但至少有几个实验已经证明,同普通人群比较,HIV患者的抗体应答比较低。”作者在前言中指出,“所以评估那些能够提高HIV患者流感疫苗效度的方法就显得很有必要。”
为了探讨这个课题,作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提高流感疫苗的剂量能否增加疫苗的有效性?之后便设计了一项双盲随机对照实验。190位大于18岁有接种流感疫苗征象的HIV患者被纳入研究,他们要么是正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要么是没有接受治疗并且在研究开始后的30天内也不准备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参与者被随机分为标准剂量组(93人)或高剂量组(97人)。标准剂量组每种菌株的流感病毒接种15微克三价流感疫苗,而高剂量组每种菌株的流感病毒接种60微克。
实验结果的判定包括:接种后21天到28天血清保护抗体滴度达标患者所占的比例,接种后28天内发生不良事件的频率及严重程度,接种前后血清转换率和血清血凝抑制效价。
实验终点标准为:实验21至28天时血清抗体滴度1:40或更高;血清转换率高于原有的4倍。
参与者的CD4细胞数,HIV病毒载量和流感抗体计数在基线时就已测定。接种H1N1,H3N2和influenzaB病毒株后21-28天跟踪随访流感病毒抗体计数。
研究人员在接种后的第4天,第10天电话随访不良事件发生的情况,并在第21天至28天跟踪随访观察不良事件发生的情况。
在基线水平时,H1N1组和influenzaB组中不管高剂量还是标准剂量,血清保护抗体滴度达标患者人数都接近一半:H1N1中高剂量组为49%,标准剂量组为52%;influenzaB中分别为49%和52%。但在H3N2中高剂量组却不及一半,分别是44%和52%。
基线时血清血凝抑制浓度在组间的三个抗原中十分相似。但是接种后的平均浓度高剂量组却几乎是低剂量组的两倍:在H1N1为686比344,H3N2为739比324,influenzaB为140比64。
在随访的21天至28天,整体而言,高剂量组表现出更强的免疫原性,虽然免疫原性的差别只在H1N1组和influenzaB组有显著性(P分别是0.029和0.03)。在高剂量组血清转换率也显著增高,但仅在H1N1组(75%比59%,P=0.018)和influenzaB组(56%比34%,P=0.003)有统计学意义,而在H3N2组无统计学差异(78%比74%,P=0.5)。
一项独立的探究性的分析显示,血清CD4计数小于0.200x109个/升的患者无论在高剂量组还是标准剂量组都不能很好地对流感疫苗起反应,而且在基线水平测量时有保护性抗体的人数也不多。
常见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在两组中几乎相等,包括:
压痛:高剂量组受试者人数的10%,标准剂量组受试人数的10.5%;
不舒适:高剂量组13%,标准剂量组14.7%;
肌痛:高剂量组19%,标准剂量组17.9%;
全身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在两组相同(60%),而局部不良事件在高剂量组发生更为常见(30%比16.8%),尤其在比较两组疼痛发生率时更为明显(高剂量组15%,标准剂量组4.2%)。
作者指出高剂量单一流感抗体比常规剂量的三联疫苗作用更强,以后可以研究新的给药策略(如一次性给予大剂量还是多次给予小剂量),研发替代药物,或者在疫苗中添加佐剂。
这项研究有一些局限性,如样本量偏低,没有检测流感疫苗的其他作用(如能否在临床上预防流感,在HIV脓毒血症患者及CD4细胞少于0.200x109个/升的患者是否能起作用),还有就是基线水平的血清阳性率过高(可能是因为流感流行时注射流感疫苗很普遍)。
作为一名从医多年的泌尿科医生,我见过形形色色的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详细]
术后并发症在外科手术中的高发生率,使得其预防与处理成为外科医生必须关注的核...[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