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ERS2015的China Day专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浙江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沈华浩教授介绍了中国哮喘研究的现状和进展,就我国哮喘研究面对的挑战指出了中国哮喘研究的未来方向。
沈教授进行精彩讲座
哮喘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2013年中国成人哮喘患病情况为:自我报告的哮喘患病率为2%,基于症状的哮喘患病率为3.9%;而中国城区0-14岁儿童哮喘总患病率为3.02%,较10年前显著升高。2013年中国慢病咳嗽病因分析的前瞻性、多中心调查显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中国慢性咳嗽患者的首要病因。
2013调查显示,亚太地区哮喘控制率低。我国大城市三级甲等医院哮喘达到完全控制的患者仅28.7%.仅6.6%的患者每天坚持使用峰流速测定仪(PFM)。哮喘发作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沉重负担。
哮喘基础研究进展
沈教授介绍了以下几个重要的基础研究:CIS在T细胞表面表达,并可抑制CD4+细胞的STAT信号通路;ECM1在Th2细胞表面高度和特异性表达,并可控制TH1细胞从淋巴结向外周血和炎症部位迁移;Anti-CCR3可以有效抑制气道炎症和高反应性;在气道中条件性敲除SHP2,可以缓解过敏性炎症,并可通过下调TGF-β1的水平保护气道重构;外源性IL-17可以抑制骨髓中EOS祖细胞的表达,并可直接抑制EOS的体外分化。
哮喘临床研究进展
2007年和2012年的AHEAD研究充分证实SMART疗法对急性发作高风险患者的疗效;2013年的SMARTASIA研究(亚洲“真实生活”研究)证实SMARTASIA疗法在真实临床实践中的疗效。
哮喘临床表现相关研究进展。
1992年发现隐匿性哮喘。
2013年提出胸闷变异性哮喘:所有患者均以反复胸闷为唯一症状,无呼吸困难、喘息或反复咳嗽症状,听诊未闻及哮鸣音;与经典哮喘患者相比,这些患者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较低,焦虑和抑郁发生率更高;更重要的是,大多数患者都对ICS或ICS/LABA治疗显示出良好疗效。
从基础到临床:分为Th2型哮喘和非Th2型哮喘
中国哮喘研究的未来方向
沈教授指出,目前仍缺乏在中国哮喘患者中开展的大规模、多中心的患病率、病因学和治疗策略方面的研究;目前大多数哮喘研究集中在EOS表型,而忽视其他表型包括嗜中性粒细胞表型,后者与重症哮喘相关,现有治疗方法尚难以控制;哮喘是一种异质性很高的疾病,但目前很少研究有致力于针对每个个体的从遗传到环境诱发因素的个体化治疗;尽管目前已有相当数量的中国哮喘基础研究,但很少对哮喘发病机制提出全新视角的观点;需要将现有植物化学或中药研究成果从动物实验转化到临床试验,最终研发更多新型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