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险!医护人员竟将胃管插入病人大脑!
2023-11-29 08:45
阅读:2038
来源:见文末
作者:医**漫
责任编辑:医路漫漫
[导读]总有些时候,明明手法、方式都对,但管路偏偏总要误入别的地方。
鼻饲
是临床上常用到的一种操作技术,指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和水分、药物的方法。
鼻饲术,也就是插胃管,可以说是临床护士人人必会的一种操作。
但总有些时候,明明手法、方式都对,但管路偏偏总要误入别的地方。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个近期发生在某医院的真实案例。
事情始末大致是这样
:一个做了鞍区肿瘤术后的病人(鞍区指的是颅底鞍区,位于颅中窝正中,形似马鞍状,所以称之为鞍区,包括垂体窝、鞍结节等部位),由于脑积水等原因入住医院(入院时意识状态如何没有标明),8月27日因为水电解质紊乱需要经鼻插胃管,插胃管过程估计不是很顺利,病人有出血现象(可能是鼻出血,原病史描述不清),并且有发生癫痫,然后昏迷。
第二天做头颅CT(做头颅CT原因不明,可能是为了明确大脑情况),发现胃管已经插到了颅内。下列是病人家属贴出来的当时CT报告:
头颅CT所见
:鞍区肿瘤术后改变,颅底局部骨质缺如,经鼻可见一管腔经鞍底进入颅内,盘曲于脑室周围,头端位于右侧枕叶,周围见放射状金属伪影,脑室扩张,积血/液/气。
从家属贴出来的CT报告来看,确定胃管是插入大脑内无疑了。
胃管怎么能进入大脑呢?从我们的常识来看,多数护理同仁都会感到不可思议。
@网友A:胃管么,肯定是进入胃的啊,胃跟大脑八竿子打不着,怎么可能会发生呢?
关键就在于,
病人是做过鞍区肿瘤手术的
。刚刚我们讲了,鞍区是颅内的一个区域,鞍区长了肿瘤(比如垂体腺瘤或者鞍区脑膜瘤等),比如这样的(图片来源网络,非本病人所有):
鞍区肿瘤手术,很多是可以通过鼻腔-蝶窦入路手术切除的。为什么要经过鼻腔进入大脑呢?为什么不直接开颅呢?看这个图大家就明白了:
很明显,病人由于鞍区长了肿瘤(具体不详),通过鼻腔进入颅底做了手术。术后才放的鼻胃管。
由于鼻腔顶部那块很薄的颅骨有了破损(手术时切开的),并且可能还没愈合,这时候插胃管,尤其是含有导丝的比较坚韧鼻空肠管是完全有可能不小心捅破这个骨质伤口,进入大脑的,就好像这样:
所以,对于颅底骨折、颅底手术后的病人来说,胃管是真的有可能进入大脑的,
这种并发症罕见,但并非不可能
。因为鼻腔和大脑真的只有一骨之隔,而且这块骨质是很薄的。
插胃管搞出这样的罕见并发症,临床上也是有所报道的。 看看这个病例报道的CT:鼻胃管从鼻腔进入,穿破了颅底骨质(病人也是中枢神经肿瘤,做了手术,颅底存在骨质缺损),这根胃管是含有导丝的,比较坚韧,穿破颅底骨质后,进入大脑、穿过脑干,竟然随着脊髓一路往下走,经过病人颈段脊髓、胸段脊髓,一路在脊柱里面行走,简直匪夷所思。
综上所述,胃管进入大脑不是天方夜谭,是真有可能的。但有个前提条件,就是颅底骨质缺失,胃管才有可能趁虚而入。
下面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经鼻胃管置入的禁忌症有哪些?
在临床上,
在给病人放置胃管时,我们除了要考虑适应症,还要警惕禁忌症
。有适应症,说明需要放胃管。但如果有禁忌症,那就要衡量了,到底能不能放。
该医院这个病人,有鞍区肿瘤手术史,而且应该时间隔得不是很久(家属没有具体说明),伤口没有完全愈合。这时候医生或护士直接给经鼻插了胃管(或者鼻空肠管,搞不清楚),我们现在没办法确切知道当事医生护士有没有询问相关禁忌症的病史,或者有没有考虑到颅底损伤最好不要插胃管这回事(只是相对禁忌症,不是绝对禁忌症)。
在临床上,给昏迷病人插胃管时我们最最最担心的就是胃管误入气管。因此,在每次操作完成后,通常都会采用以下3种办法来证实胃管在胃内:
1、用注射器抽吸胃管
,如果有胃液或者胃内容物抽出,证明胃管已经进入胃腔。
2、听诊器放在剑突下
,用注射器向胃管内注入空气10-30ml,如果能听到气过水声,表明胃管已进入胃腔。
3、将胃管末端进入水中
,若见多量气泡自管口溢出,则表明胃管已经误入气道,应立即拔出,重洗置入。
该医院这次给病人插完了胃管,到底有没有常规检查胃管是否位于胃内,我们也不得而知。
如果操作后有进行上述常规判断,理论上是能发现问题的,因为胃管进入了大脑,末端不在胃腔,这时候你用听诊器放在剑突下(同时给胃管注气)是不可能听到气过水声的。
当然,大家也要加强一些操作的理论学习,很多护理人员对操作的适应症把握的很牢,毕竟在生死攸关的时候,也没有绝对禁忌症,所以对禁忌症的把握上并没有全部掌握,说来惭愧,如果不是因为出现这次胃管插入脑的事件,还不知道颅底骨折是经鼻胃管置入的禁忌症(相对禁忌症)。作为临床的一个案列,分享共勉。
临床工作很忙,但麻痹大意的思想要不得。大家平时在执行任何一项护理操作时,都一定要更加谨慎小心!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