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华盛顿大学心血管专家Shorr教授高度评价了Nielsen博士及其团队于12月5日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发表的研究:心脏骤停患者体温降至33°C或36°C生存率并无差异。
现与读者分享该评论内容:
“低温”背景
Nielson博士的研究着重探讨了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急救中的温度选择。现行的指南推荐将温度保持在33℃,并强调这对于治疗出现室颤的心脏骤停患者非常有意义。
另一方面,该领域的研究都因规模较小而缺乏足够的说服力,而且在随访期间,研究者并未采用盲法来评估患者神经系统预后。除了上述问题,这些研究在选取入组患者方面也过于“挑剔”。
尽管存在种种问题,现行指南依然推荐“低温”急救方案,其理论依据为相关的meta分析。指南特别指出已恢复自主循环的室颤心脏骤停患者是低温治疗的适用人群。指南之所以如此强调“低温”是因为有数据显示该方式可以降低死亡率。
Nielson和他的团队对这个问题开展了更为严谨的研究。研究者随机选取了939名昏迷患者,分别给予低温33℃治疗或正常温度36℃治疗。研究重点为“低温”疗效,以及确定究竟是“低温”还是预防发热才是治疗的关键,因为如果患者发热,其神经系统及综合预后会更差。
研究者发现两组患者在180天的死亡率及神经系统预后方面并无差异。
在该研究中,研究者严格的实施了相关低温治疗方案,而且在治疗早期就落实了温度控制,并在干预期很好的保持了两组间的温度差异。因此,研究在温度控制方面没有任何问题。
研究亮点
该研究理想的统计学强度及试验上的优势是我们不能忽视Nielson博士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
第一,该研究告诉了人们,究竟是“低温”还是预防发热才是预后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支持预防发热。与既往研究的对照组相比,该研究36℃组死亡率及预后都更为理想。
第二,该研究是“低温”急救这个领域中一个难得的大型试验。
第三,研究者提供了同患者家属讨论停止治疗事宜的步骤。更重要的是,两组患者停止治疗的比例相同,如果该比例组间存在差异,统计结果很可能受到影响。
该研究指出,在院外心脏骤停事件活下来的患者中,仅有50%的人能够在180天后依然存活。其中有很多患者会遭受神经系统损伤,但是与以往相比,我们的治疗还是有所进步的。
那么临床医生要如何解读以上的种种信息呢?
第一,对于无室颤的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我们没有必要将“低温”纳入治疗方案的考虑范畴。
第二,对于无室颤的室性心动过速患者,预防发热才是其治疗的关键因素。
第三,我们可能需要质疑36℃以下的“低温”治疗的临床价值,因为“低温”并非无副作用。在低温冷却中,患者全身都会受到影响,而复温有促凝血作用,同时低温需要更多的镇静剂干预。另一方面,低温或加剧患者的痛苦。
最后,我认为该研究值得我们临床医生仔细学习,因为该研究很可能影响到以后指南的修订。
近期,美国心脏学会(AHA)发布了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相关事宜的科学声明,...[详细]
糖尿病与冠心病互为高危因素。当糖尿病与冠心病并存时,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心血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