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技术
1.针刺疗法
胃中积热证:取上脘、内庭,针用泻法:肝火犯胃证:取不容、劳宫、梁丘、太冲、地五会,针用泻法;脾胃虚弱证:取中脘、脾俞、足三里、隐白,针用补法加灸。
2.穴位贴敷法
(1)栀子1克,郁金6克,白芷6克,大黄15克,共为细末,韭菜汁调成糊状,敷于膻中、上星、上脘三穴,药干另换新药。适于热盛伤络型。
(2)白芷、炒栀子各适量,水煎,布包药渣趁热敷胸口,适于热盛伤络型。
(3)紫珠草、地稔根各150克,水煎,浓缩 500毫升(可按此比例制取药液),用时先取 300毫升,用胃管注入胃内,左右变换体位,使药液与胃各部充分接触,然后抽出。另取200毫升注入胃内保留。
(4)吴茱萸末适量,醋调敷于涌泉穴。
3.敷脐疗法
(1)大黄30克研细末,加米醋适量调成膏状敷脐,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一次,3~5次为一疗程。适于胃热壅盛型。
(2)大黄、栀子各20克,研细末,米醋适量,用法同上。适于肝火犯胃型。
(3)鲜小蓟、鲜旱莲草各适量,捣烂取汁,大蒜一枚捣如泥,与西瓜霜15克和匀成膏状,敷于脐窝及双侧涌泉穴,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一次。适于吐血不止者。
4.中成药
(1)云南白药:功能化痰止血,活血止痛。:每次一克,吞服,每日4次。
(2)参三七粉:3克,口服,每日3次。用于各种部位出血。
(3)大黄粉:3克,口服,每日3次。用于各种部位出血。
(4)白及散:6克,口服,每日2~3次。用于吐血、便血、肺伤咯血、金疮出血等。
(5)乌芍散:6克,口服,每日2~3次。用于消化道出血。
(6)十灰散:3~6克,口服,每日2~3次。用于血溢妄行出血。
5.中药针剂
(1)生脉注射液:功能益气回阳养阴。每次20~40毫升,用5%~10%葡萄糖稀释静脉滴注。
(2)参附注射液:功能益气回阳固脱。20~100毫升加入5%~10%葡萄糖盐水中,静脉滴注。
6.其他疗法
内镜对出血灶喷洒止血,常用云南白药、参三七粉、白及粉、复方五倍子液等药物局部止血。
预防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是上消化道疾病的并发症,有反复发作的特点,预防十分关键。要做到生活有规律,饮食定时,不酗酒和进食粗糙食物。忌用损害胃黏膜的药物。积极治疗原发病,保证治疗的连续性和长期性,如降低门脉高压、抗溃疡治疗等。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障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为特征,伴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