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胃镜检查诊断的慢性胃炎患者行幽门螺杆菌检测,探讨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24例,均由电子胃镜及黏膜病理活检证实为慢性胃炎。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33例,慢性糜烂性胃炎3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2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32例。男82例,女42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46.32 14.76岁。所有患者行“尿素酶试验”前均无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史。
1.2 方法:
电子胃镜下检查黏膜情况,铗取黏膜组织活检,组织直达黏膜肌,在距幽门2~3 cm处取大弯侧、小弯侧黏膜组织各2块,距胃角近端4 cm处取小弯黏膜组织2块。幽门螺杆菌检测在胃镜时用快速尿素酶法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用χ2 检验,统计学处理由SPSS14.0软件完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内镜下病变类型与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的关系
124例患者中Hp阳性率67.75%,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率最高,为90.63%,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胆汁反流性胃炎阳性率最低,为34.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慢性糜烂性及慢性浅表性胃炎间幽门螺杆菌阳性率没差异。
2.2 黏膜病检情况与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的关系
黏膜病理损害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数据注: ①②间χ2=3.891,P=0.049<0.05;②③间χ2=3.041,P=0.081>0.05;③④间χ2=3.902,P=0.048<0.05。糜烂患者幽门螺杆菌阳性率最高,为86.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充血水肿患者幽门螺杆菌阳性率最低,为23.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萎缩和肠化生之间没有差异。可见幽门螺杆菌感染程度与慢性胃炎的病理损害程度密切相关。
3 讨论
研究所有患者中幽门螺杆菌阳性率67.75%。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慢性活动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率高,慢性非活动性胃炎HP阳性率偏低,普通人群幽门螺杆菌阳性率达50%~80%。研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阳性率高,分别为90.63%、69.44%,慢性浅表性胃炎为66.67%,胆汁反流性胃炎幽门螺杆菌在本次研究中阳性率34.78%,与前3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幽门螺杆菌感染产生IgE抗体,其抗原复合物能激活巨噬细胞内溶酶体的活性,参与巨噬细胞介导细胞毒性反应,导致免疫性组织损伤。胃小凹处上皮发生增生,发育异常,出现肠上皮化生,甚至发展为不典型增生。目前“慢性浅表特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模式已被临床学者所认可,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落后地区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发达地区高,其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的发病率也较高。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有效阻止这个模式的发展进程。
综上,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存在明显相关性,因此,应该重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根治幽门螺杆菌可有效阻止胃黏膜慢性炎性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障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为特征,伴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