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患者,男,6岁,3天前因右下腹部痛伴恶心呕吐数次,无畏寒及发热,无腹泻、腹胀,在本市妇幼保健院就诊。入院查体:体温正常,右下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存在。血常规:白细胞偏高。B超:盆腔积液。诊断急性阑尾炎,给予消炎,应用青霉素、庆大霉素等药。2天后双下肢对称分布少量红色斑疹。当时的主诊医师认为是药物性皮疹。用药三天后仍然无好转,转来本院。入院检查:腹部体征如前,双下肢对称分布少量红色斑疹、高于皮面,压之褪色。更正诊断为过敏性紫癜,应用地塞米松,扑尔敏,维生素C,西米替丁抗过敏治疗后,患者症状逐日好转,双下肢红色斑疹消退,治愈出院。
讨论:此病例以右下腹部痛伴恶心呕吐数次为首发症状。经过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无好转。患儿虽然有腹部疼痛,但是无明显的畏寒及发热等中毒症状。主诊医师更是没有注意2天后双下肢对称分布少量红色斑疹,而认为是药物性皮疹。只是根据右下腹部痛伴恶心呕吐,右下腹部压痛,血常规白细胞偏高,B超示盆腔积液,而诊断为急性阑尾炎,乃至延误了治疗。
2.患者,女,13岁,反复中上腹部痛伴恶心呕吐、反酸半月余,无畏寒及发热,无腹泻。在外院诊断:慢性胃炎。用胃舒平,吗丁啉,丽珠得乐等药治疗,症状无好转,来本院就诊。入院查体:中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存在。双下肢对称分布少量红色斑疹、高于皮面,压之褪色,更正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抗过敏、对症治疗后治愈出院。
讨论:此病例以反复中上腹部痛伴恶心呕吐,反酸半月余为首发症状,经过多次制酸、护胃等治疗症状无好转。误诊主要是由于医师简单的根据患者反复中上腹部痛伴恶心呕吐,反酸等症状,未注意到患者双下肢对称分布少量红色斑疹。就简单的认为是慢性胃炎,给予治疗,因此延误了治疗。
混合型过敏性紫癜,在肠道毛细血管受累时,往往以腹部疼痛为首发症状,多位于脐周、下腹部、或者全腹部,发作时可有明显压痛,易误诊为外科的急腹症,或是胃炎等。
以上病例的误诊,给我们临床医生敲响了警钟,我们只有克服主观臆断、草率行事的工作作风,对任何患者都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同时做必要的辅助检查,进行鉴别诊断,这样才能避免误诊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