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微博红人、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医生于莺晒出辞职计划时顺带对现有医生评价体系的一番吐槽,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医疗圈内议论声此起彼伏:对于医生来说,什么样的职业评价体系才是科学的?
如果不是于莺在网络世界里的强大号召力,如果不是她辞职的理由让太多医生产生共鸣,这个有些“老生常谈”的话题,也不足以引发一场行业大争论。于莺的“出走”,给这个行业内蒸腾已久的论题打开了一个阀门。
发表了多少SCI论文,参与了多少科研项目,对于医生职称评审及后续分配等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业内评审中的一些要求,也在促使医院更加强调医生晋升要拿出论文。但由此带来的数据造假、垃圾论文泛滥和部分医生临床能力弱化等问题,都令人颇为担忧。
否定科研在医生职业评价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显然也是偏激的。一方面,离开临床和基础两方面的科研,医学的进步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很多人也认为,与其将职称晋升全放在依赖公心的人为评定上,论文指标倒是更为科学和公平的路径。
然而,对于那些练就了临床“好手艺”却少有精力顾及科研的医生来说,越来越倾向于单一化的评价体系成为其职业发展的透明天花板,这很难说是公平的,也难于激励大多数医务工作者投入“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一线工作。
建立多元化的医生职业考核评价体系,不把科研指标作为唯一的制高点,给那些常年在基层临床摸爬滚打却没有时间和条件搞科研的医生打开另外一条上升通道,或许能让他们在治病救人的忙碌中少一些焦虑,安心为病人服务。一些省份已经在尝试职称评定改革,包括在评定中加强对临床能力的考核,减少对基层人员晋升高级职称的科研论文要求等,这些改革给基层人员带来了一线希望,也在试点区域开始起到扭转“唯SCI论”的指挥棒作用。
其实,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还应该考虑到医生这个职业的特殊性。随着医保患者就医需求的释放,患者向高端医院的聚集,假日门诊、晚间门诊等便民措施的实行等,超负荷的工作量已经让不少医生感到压力山大了。在制定科学考核体系时,还应该注意到医务人员现实的承受能力,不应该让考评成为压垮骆驼的一根根稻草。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亚药理学会和英国药理学会主办的澳-英联合药理...[详细]
2月28日,GW制药宣布美国FDA授予该公司用于治疗儿童Lennox-Ga...[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