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GB1几乎存在于所有的多细胞生物中。最初,人们认为它是富含酸性氨基酸和碱性氨基酸的一类染色质相关蛋白。HMGB1是一种高度保守的核蛋白,作为染色体结合蛋白结合在DNA上,能够促进蛋白质合成后组装相关目的基因的转录。在细胞外的HMGB1参与炎性反应、细胞分化、细胞迁移和肿瘤转移。HMGB1与晚期糖基化产物受体(Receptor of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RAGE)相互作用与肿瘤发生发展紧密相关。
1 HMGB1的结构、表达和功能
HMGB1有两个DNA结合区,分别称为A box和B box,每个结合区长度为75个氨基酸残基,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带负电的C端尾部,具有连续的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的氨基酸序列。此分子高度保守性,它的翻译后修饰有多种形式,包括糖基化、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其中只有乙酰化的HMGB1能和同源的DNA多聚酶α形成一个特异的复合体并且激活该酶,而乙酰化和磷酸化则能够引起HMGB1自细胞核向胞浆的转运。在多数肿瘤中,HMGB1的表达受到转录因子p53、c-Myc和Kruppel样受体4(Kruppel-like factor 4,KLF-4)。HMGB1无论是在正常细胞还是癌细胞的细胞核内都是持续表达的。来源于肿瘤细胞自身的天然乙酰化的HMGB1能够阻碍DNA的复制,而重组的HMGB1则无此功能,但在体外实验中,蛋白激酶C能使重组的HMGB1发生磷酸化而重新获得这项功能。HMGB1也可以激活多种转录因子的活性,这在癌症的发展过程中是极其重要的。这些转录因子包括p53、p73、Rb蛋白、Rel/NF-κB家族以及包括雌激素受体在内的细胞核激素受体。发生应激的细胞或死亡的细胞释放出HMGB1,释放细胞外的HMGB1在肿瘤中有着相互矛盾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它可以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并可以引发保护性抗肿瘤T细胞反应;另一方面,它能够通过TLR-4促进成熟DC的肿瘤抗原递呈功能。体内外实验显示,中和或者敲除HMGB1或TLR-4都能够使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消失。
2 HMGB1在凋亡和自噬中的作用
HMGB1曾经被认为是细胞坏死特异性的标志,然而后来人们发现无论是发生自噬还是凋亡的细胞都能释放HMGB1。因细胞的种类和所受的应激不同,HMGB1在过程中的作用也不同。HMGB1能够通过Bcl-2家族的Bak阻挡酵母细胞的凋亡,HMGB1也能通过高表达钙联蛋白阻碍酵母细胞内质网相关的凋亡。HMGB1还能够帮助细胞躲避由紫外线、CD95、T**L、Casp-8和Bax引起的凋亡。HMGB1在人类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这与抗凋亡蛋白c-IAP2的上调有关。在肿瘤放化疗后,肿瘤细胞内的HMGB1和其他细胞因子一同被释放出来,形成一个局部紊乱的微环境。在这样一种微环境中HMGB1对肿瘤免疫的作用是双向的:一方面它能促进血管异生,同时它又能激发保护性抗瘤T细胞的反应。HMGB1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调节自噬:一方面, HMGB1可以直接和自噬蛋白Beclin1相互作用,使其脱离Bcl-2而直接调节自噬;另一方面,在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中HMGB1能够促进MEK-ERK的活性,而MEK-ERK信号通路能通过直接调节Beclin1而来调节自噬,这说明HMGB1可以间接调节自噬。HMGB1对自噬的调节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RAGE/HMGB1可以维持自噬并限制凋亡而维持胰腺癌细胞和结肠癌细胞的存活。HMGB1能通过PI3KC3- MEK-ERK信号通路直接激活自噬,调节自噬体的形成。
3 HMGB1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
3.1 HMGB1与肿瘤血管生成
肿瘤的迅速生长常伴随着微血管的密度相对降低,这会使肿瘤组织慢性缺氧,最终导致肿瘤部分坏死。这些缺氧和坏死区域会使血管生长因子的表达增高,并引起巨噬细胞的聚集,这些巨噬细胞会产生血管生成相关的细胞因子。HMGB1及其受体RAGE的结合会导致NF-κB的激活,进而使白细胞黏附分子和前炎性反应分子及血管生成因子表达上调。HMGB1与肝磷脂形成的复合物也能促进血管生成。在体内外实验中,人们利用抗体封闭HMGB1后,发现血管生成受到抑制。
3.2 HMGB1与肿瘤细胞复制
肿瘤细胞能够自我提供生长信号,对生长抑制信号不敏感并且能够抵抗凋亡。在体外试验中,HMGB1能够促进成熟的和胚胎性的Mesoangioblasts细胞增殖和转移。肿瘤细胞的HMGB1还能促进巨噬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端粒具有DNA重复序列,位于真核生物和部分原核生物的线性染色体的末端,它的维持对于细胞的无限增殖至关重要。人类正常细胞染色体中端粒的缩短会导致复制老化,而在肿瘤细胞中则缺少这一现象,因此恶性肿瘤细胞得以生存,这一生物学行为主要是由于端粒酶的激活所致,在这个过程中HMGB1是必须的,HMGB1在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分离时,从染色体上脱离下来并且参与端粒的维护。目前,HMGB1和端粒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还不清楚。
3.3 HMGB1与肿瘤的浸润及转移
在胃癌和结肠直肠癌中RAGE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与转移之间的关系紧密。阻断RAGE-HMGB1的相互作用将会抑制p44/p42、p38和SAP/JNK、MAPK的活性,而这些分子与肿瘤的增殖、浸润和金属基质蛋白酶的表达紧密相关。T细胞浸润转移因子1(T lymphoma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1, Tiam1)是一个鸟嘌呤交换子,能够激活Rac,最近被确认为是直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Tiam1转染的直结肠癌细胞能上调Fasin-1、热休克蛋白27、HMGB1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表达。Trophinin是一种人类滋养叶细胞特异性表达的黏附分子,该分子高表达的病人预后较差,在Trophinin表达阳性的病人中有65.6% HMGB1/RAGE共表达,这一结果提示Trophinin通过HMGB1/RAGE来促进肿瘤浸润。利用RAGE和HMGB1的反义S寡居核苷酸(S-oligodeoxynucleotide,S-ODNs)处理Colo320、WiDr细胞,发现细胞的生长、迁移和浸润生长受到明显抑制。
4 HMGB1与靶向治疗
由于HMGB1及其受体在各类型肿瘤中普遍增高,因此可将HMGB1的配体或受体作为潜在的重要治疗靶点。针对这一靶点,人们正从以下几个方面谋求治疗方法。
4.1 HMGB1中和抗体
利用抗HMGB1抗体处理内毒素预处理后的小鼠可以增长其存活期,这种反应具有剂量依赖性,小鼠的存活期与HMGB1的抗体使用频率呈现正相关。HMGB1中和抗体能够通过中和胞外HMGB1封闭TNF-α 和 IL-6的释放,但是这种抗体不能阻碍HMGB1的分泌,中和抗体能够阻碍肠炎相关性肿瘤的发生及生长。
4.2 丙酮酸乙酯
丙酮酸乙酯(Ethyl pyruvate,EP)能够阻碍内毒素刺激的RAW264.7鼠的巨噬细胞中TNF和HMGB1的释放,同时还能降低HMGB1的释放并减轻鼠类肠炎、肾局部缺血和再灌注损伤。在肝癌模型中,利用EP预处理30min再在接下来的9天持续灌注瘤组织能够明显的阻碍肿瘤组织的生长,并呈剂量依赖性,在向体内注射肿瘤细胞后血清中IL6和HMGB1的水平在随之增高,在经EP处理后的则有明显减低。
4.3 铂治疗
铂治疗导致两种DNA加和物的形成:一个是1,2链内dGpG交联和一个小的1,3链内dGpTpG加和物。这两种加和物可以被一个切除物修复系统所修复。HMG可以通过区域模体结合到铂-DNA-dGpG加和物上通过HMGB1的酸性区形成一个防护物来抵御核酸切除酶的活性。在利用顺铂治疗皮肤癌的初始阶段HMGB1仍旧结合于核酸上,但随着治疗的进行,组织坏死,HMGB1的含量明显增加。
4.4 橡黄素
橡黄素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具有抗炎作用,能调节NO、IL-6和TNF-α的释放,因此可以降低组织氧化损伤,并阻断由LPS引起的自发凋亡和中性粒细胞的激活。橡黄素能阻断HMGB1的释放和激活,能限制MAPK和NF-κB两条信号通路的激活,这两条信号通路对HMGB1引起的下游细胞因子的释放来说非常关键。橡黄素和自噬阻断剂渥曼青霉素能够阻断LPS引起的LC3II的产生和聚合,也能够阻碍HMGB1的迁移和释放。橡黄素的一系列功能使之成为一种很有潜能的抗癌剂,这包括细胞周期调节、与II型雌激素受体结合、阻断络氨酸激酶。
4.5 其他试剂
像抗凝剂、内生性激素、迷走神经兴奋剂、一些中草药成分、硬脂酰LPC以及切去端部的HMGB1 A Box这样的一些试剂可以一定程度上通过降低HMGB1的蓄积来治疗败血症实验模型,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认阻断HMGB1的释放来治疗炎症的疗效并且探寻它们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
5 展望
HMGB1不仅是一个细胞核内因子也是一个分泌性蛋白。在细胞核内它能与DNA结合,促进蛋白质与特异的DNA结合。在胞外,它与RAGE高度亲和,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关系密切。目前研究认为在正常的组织中HMGB1的表达量很少,而当有炎症或肿瘤发生时其表达水平增高,在肿瘤的发展和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使得该分子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靶点之一。需要进一步临床和基础的研究来确认HMGB1在肿瘤中的作用,从而确定针对该分子的治疗价值。(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9月12卷9期)
肺癌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别占比19.59%和24.87...[详细]
在我国,肺癌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首位,约为46.08/10万,占所有恶性肿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