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唐山市民刘博在网上发帖《唐山血站的用血政策令人质疑!亲历者说:让无偿献血者心寒!》讲述自己无偿献血十余年,手术用血报批受阻,家属被要求"互助献血"……
近年来,不少无偿献血很多年的"资深"献血人及其亲属开始因未能"互助"而频频遭遇"用血难"."互助献血"为何饱受质疑?在宣传、推广过程中,又是哪个环节出了纰漏?人们奉献爱心的积极性是否会遭受打击?
"资深"献血人:献血很踊跃 用血很受伤
近日,家住河北唐山市的刘博告诉记者,今年3月,自己因手术医院要求"备血",但当爱人按照医院指定程序来到唐山市中心血站报批时,却被告知必须参加"互助献血
"我爱人和血站的工作人员解释说我曾不止一次义务献血,他们说那不管用,这叫'互助献血',家属必须要献。"刘博说,由于家属未献血,唐山市中心血站也没批准刘博的用血申请。
1990年,刘博第一次参加单位组织的无偿献血。这些年来,他陆续参加了十多次无偿献血。"这些年我的献血量最少也在2000毫升以上。"刘博说,"在献血的时候从没考虑过用血的问题,自己也希望一辈子都不用输血,可这件事深深地伤害了我的感情。
血站解释:用血审批与"互助献血"并无必然联系
记者采访了解到,"互助献血"并非新鲜事物。1998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十五条规定:为保障公民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互助献血。
唐山市中心血站负责人张国强告诉记者,开展"互助献血"目的在于缓解血源紧张。"互助只能是作为无偿献血的一个补充性措施,永远不能作为构建长效采供血机制的主要途径。
对于刘博申请用血遭拒一事,张国强承认血站工作人员在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上存在问题,但坚称拒绝申请并非因为其家属未参与"互助献血",而是经多方面考虑后才做出的决定。
"当时,他的家属来申请2个单位的血,但我们通过联网系统发现,他所在的医院同一血型库存量还有20个单位。"张国强说,"同时,工作人员一致协商认为,从申请表显示的各项身体指标看,他没有必要输血,所以就没有批准申请。
张国强告诉记者,之所以发生这样的事情,可能是因为血站工作人员在动员家属"互助献血"时言语不当,为此血站方面曾安排工作人员到刘博家登门致歉,解释原因。但刘博认为,血站并未兑现对献血者用血的优惠承诺,也未能对拒绝申请做出合理解释。
宣传、沟通双缺位 亟须建立采供血长效机制
在唐山市中心血站的电梯间内,张贴着一张"无偿献血者免费用血待遇",上面显示:无偿献血在1000毫升以上,献血者终身免费用血,献血量在1000毫升以下,献血者享受三倍免费用血;无偿献血者的配偶、父母、及子女需要用血,按献血量等量报销。
在政策上,无偿献血者及其家属在用血时应享受优待,而现实生活中,这部分人群却又为何频频遭遇"用血难
张国强解释说,这是因为宣传不到位,以致人们对"互助献血"政策缺乏了解。"互助献血"是作为提高血液库存的一项补充措施而存在,与无偿献血者如何享受用血优惠并无必然联系。只要是择期手术的病人,血站和医院方面都会鼓励、倡导其家属参加"互助献血",在这一点上,"资深"献血人群和普通人并无差别。
"资深"献血者为什么会感到"受伤"?张国强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血站和医院工作人员与患者家属之间沟通的方式、方法不当,比如,在患者急需用血时,血站才要求家属"互助献血",就会给家属造成"不献血就不给血"的错觉,从而产生抵触心理。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把"互助献血"宣传放到患者手术以后?张国强告诉记者,主要还是因为血源不足,如果把这项宣传放到患者手术后,就很难保证"互助献血"的采血量。血站既要宣传"互助献血",又怕伤害献血人,也处在一个两难境地。
张国强认为,要从根本上缓解之一矛盾,就必须建立一个采供血长效机制,下大力度增加血站的血液库存。"首先就是要加大对无偿献血,包括互助献血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其次,血站应与临床医生、患者建立起一个长效沟通机制,对于一些不予批准的申请,要及时做出解释,这样才可能避免对献血者的积极性造成伤害。"
医师节本身是好的,希望不要成为形式,更成为医生的一种负担,各地医院为了迎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