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临床上机采血小板的使用呈明显增长趋势,机采血小板量大、质纯,减少了输血传染病毒的危险,降低了同种免疫反应,从而提高了血小板的临床疗效。内蒙古血液中心引进国外先进的血细胞分离机AMICUS(Baxter公司),AMICUS血细胞分离机具有独特的界面控制系统,无论献血者HCT高或低,血小板分离界面始终维持在35%左右,血小板收集效率高,白细胞污染低于1×106[1],一个治疗量机采血小板相当于6U(单位)全血手工制备的血小板[2]。
1 机采血小板的储存
血小板的储存研究已有几十年历史,但到现在为止,血小板的储存仍然在22±2℃连续振摇保存,保存时间为1~5天。有资料显示,在血小板保存期,血小板的生化指标逐渐发生变化,出现一系列形态、功能和代谢上的改变[3]。
1.1 形态的改变
血小板有表层细胞膜,没有细胞核,胞浆中有线粒体、微管系统及储存颗粒。储存颗粒主要负责血小板的物质转运,当血小板22±2℃保存2天后血小板的整体密度从1.08下降到1.04,密度下降与血小板的储存颗粒有关。随着血小板储存时间的延长损伤也随之加重,致密颗粒在体外活化、融合、释放,使得血小板在形态结构方面发生改变,在储存损伤过程中使血小板功能下降,甚至完全丧失。
1.2 代谢及功能改变
(1)血小板具有很高的代谢率,在储存血小板时,随着保存时间延长,由于保存体系供养不足导致糖酵解加重,大量乳酸聚集,造成保存体系pH值下降,pH值下降在血小板损伤中起决定作用。pH<6.3将导致血小板不可逆损伤。本中心使用美国进口机采耗材,透气性好,在保存过程中,有效降低乳酸聚集速度,使血小板的储存时间及保存效果明显提高。
(2)随着储存时间延长,血小板膜脂质组分逐渐下降,在22±2℃保存5天后膜磷脂和糖脂丢失明显,尤其磷脂的组分,大约丢失63%。
(3)血小板保存液中枸橼酸盐提高了血小板对激活物的敏感性;随着储存时间延长,破碎的残留白细胞和红细胞释放出血小板激活物,已激活的血小板又释放激活物,形成级联反应,导致血小板的活化速度加快;储存条件存在多种激活因素:首先是血小板浓度提升,导致血小板相互间接触增多,其次由于血小板代谢活性高,还有保存袋透气性差,导致耗氧增加供氧不足,使大量乳酸堆积,酸度增高。
2 临床应用
血小板输注是治疗各种因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急性白血病、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干燥综合征继发血小板减少、肝硬化、脾功能亢进、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恶性组织细胞病。
2.1 血小板输注指征及输注量
患者皮肤黏膜、牙龈出血、瘀斑、鼻出血、消化道出血、阴道出血输注量:血小板<20×109/L,将血小板数提升到能维持止血功能的最低水平即可。研究显示,小量血小板输注(<标准量的25%),出血的发生率与标准量相比差异无显著性[2]。因此小量、多次输注是经济有效的方法。
2.2 输注后血小板增值及临床表现
观察输注后有无发热、荨麻疹等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根据输注前后血小板计数计算输注后1h和24h的血小板增加量。见表1。表1 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比较
3 讨论
机采血小板具备产量高、纯度高、白细胞及红细胞污染率低,治疗效果显著等优势。其单一免疫特性可显著降低。PTR(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发生几率,成为临床输注血小板的主要研究课题。如何保证供体安全及提高血小板采集效率及临床输注效果,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采集应选择符合体检标准的献血者,还要综合其血液浓度、血小板平均体积等因素,并及时调整相关参数,使收集效率、实际采血量等达到最佳标准。
(2)血小板采集完成后,将其放入供血科的血小板震荡仪内,血小板袋要裸露、平放不可重叠,防止血小板聚集,保持其活性。
(3)血小板计数降低导致出血是临床输注血小板的适应症,如稀释性血小板减少、脾肿大、免疫性血小板低下或血小板功能异常等导致的出血,可预防性输注血小板,降低血小板低下患者的出血几率和出血程度。
(4)提高血小板输注相容性。以配合性血小板提高输注效果,对于保证输注安全有效,预防PTR等发生十分必要。对已发生同种免疫反应的患者更需如此。
近日,首个单克隆抗体药物daratumumab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详细]
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批准Adynovate(一种新型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