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据了解,此次政策调整,健康服务业对民营资本的开放力度很大,将实行“非禁即入”的原则;而对于广大医生群体和许多已经进入医疗市场的资本来说,是否放开医生自由职业或多点执业,让医生的身份从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是关心的重点。小编对《意见》中的相关亮点进行了梳理,并请专家学者进行解读,以飨读者。
第一,关于医生多点执业,《意见》指出,将加快推进规范的医师多点执业,鼓励地方探索建立区域性医疗卫生人才充分有序流动的机制。对此,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对小编表示,“此提法力度不大。因为如果真正让医生的身份从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促进卫生人才流动,对于医生的管理应该向香港一样,实行全行业管理,医生的资格审查、满意度、继续教育等由医师协会或专科学会来组织管理,而不是区域性的。”
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委员、上海禾新医院院长张焕祯对小编表示,“要看‘区域’的范围,是省还是市县级别,会不会先仅仅让二级以下的医疗机构实现人才流动,而不去动三甲医院,还要看具体的实施细节或各个地方的改革力度。
第二,关于医务人员保障的”社会化管理“,廖新波表示,”所谓的保障社会化管理,也就是一种契约管理模式,医生的保障不再仅由单位承担,医疗责任险、医疗、养老等保障将实现社会化管理。“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蔡江南教授则明确对小编表示,”医务人员保障的社会化管理就是要逐步废除医务人员的事业编制,为医疗人才流动松绑,也为《意见》中提及的公立医院改制铺平道路。“
对此,张焕祯表示认同,他表示,”许多医生因为服务医院很多年,退休后养老金也是由单位出,还有单位领导过年过节的关怀,因此许多医务人员不愿意离开所供职的公立医院;《意见》体现了对于医疗人才资源流动的松绑,让医务人员和企业员工一样享受“四金”保障,会促进医疗人才的流动。“
另外,关于”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廖新波表示,”所谓的身份,对于医生来说不外乎编制、职称,变为岗位管理也就意味着这些身份中的一个或多个,不再是一个岗位人员的必备条件。比方说,可以理解为一个科主任的岗位,不再需要医生必须具有正教授级别等。“
最后,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副院长谭军对小编表示,《意见》在他看来更是一个态度,一个愿望。因为无论是关于多点执业还是取消编制,并没有明确的实施时间表,具体怎么办也没有详细的说明;但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国家不再打算养庙里的人,而是让和尚在庙与庙之间行走。医生将逐步成为社会的人,自由的代价就是将自己谋食,这需要大家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