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抗真菌药物的应用及不良反应
2018-11-15 10:00
阅读:7430
来源:爱爱医
作者:龙振昼
责任编辑:点滴管
[导读]抗真菌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多烯类,如两性霉素B及其含脂复合制剂;唑类,分咪唑类和三唑类,如酮康唑、氟康唑等;嘧啶类,如氟胞嘧啶;丙烯胺类,如特比萘芬、布替萘芬;棘白菌素类,如卡泊芬净及米卡芬净等。
在临床工作中,由于认识水平的提高,不断会碰到各种真菌感染,有些浅表真菌感染,外用药物就可以解决问题。外用药使用方便、副作用小。而深部真菌病,大多需要全身用药(口服或静脉用药)。抗真菌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多烯类,如两性霉素B及其含脂复合制剂;唑类,分咪唑类和三唑类,如酮康唑、氟康唑等;嘧啶类,如氟胞嘧啶;丙烯胺类,如特比萘芬、布替萘芬;棘白菌素类,如卡泊芬净及米卡芬净等。
下面,对一些重要的抗真菌药应用及不良反应分别阐述。
1、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属于多烯类抗真菌药,通过破坏真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抗真菌作用,它能与甾醇类(主要是麦角固醇)结合,在细胞壁上形成孔道,进而导致细胞内容物外漏,是一种有效但毒性较大的抗真菌药物,也是治疗侵袭性和严重真菌感染的重要药物。不过,随着新型高效、低毒的三唑类药物和棘白菌素类药物的出现,单纯依赖两性霉素的治疗策略已经开始改变。目前,两性霉素主要用于慢性真菌病、严重的急性致命性真菌病、慢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等。两性霉素B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肾脏损害,其次是以贫血为主要表现的骨髓抑制和肝损害,其他不良反应包括:急性输液反应、心脏停搏、神经系统疾病、胃肠不适、血栓性静脉炎、听力丧失、视力损害和皮疹等。
2、氟康唑
氟康唑是唑类抗真菌药,主要作用是抑制麦角固醇的合成,这是真菌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氟康唑是水溶性的,口服后几乎完全吸收。由于氟康唑对血脑屏障的通透性高,故特别适用于隐球菌性脑膜炎和球孢子性脑膜炎,也用于假丝酵母菌血症和念珠菌引起的感染。其主要的不良反应是消化道不适、皮疹、肝损害、头晕、血管性水肿、癫痫发作、QT间期延长等。
3、伊曲康唑
伊曲康唑是皮肤淋巴孢子丝菌病、轻中度组织胞浆菌病、芽生菌病、副球孢子菌病的标准治疗用药,也用于轻度曲霉菌病、某些球孢子菌病和某些类型的着色真菌病。不过,由于伊曲康唑具有高脂溶性和高蛋白结合率,其血药浓度低而组织浓度高。此药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的副作用,少数患者使用可出现阳痿、低血钾、高血压和水肿、过敏性皮疹、肝损害和幻觉等。
4、伏立康唑
伏立康唑属于广谱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目前取代伊曲康唑成为曲霉菌病治疗的一线药物,除此以外,也用于足放线菌病属和镰刀菌感染、食道念珠菌病和其他部位的念珠菌感染,对假丝酵母菌感染也有效。其不良反应有:肝毒性、视觉障碍、皮肤反应、QT间期延长等。
5、其他
卡泊芬净和米卡芬净这类棘白菌素药物,能抑制葡萄糖合成酶的水溶性脂肽,作用的部位是真菌的细胞壁,而人体细胞无细胞壁,故副作用小,与其他抗真菌药之间也无交叉耐药。主要用于各种念珠菌病、曲霉病和其他真菌病。不良反应可有静脉炎、肝炎、急性肾衰竭、皮疹、头痛、恶心和白细胞减少等。氟胞嘧啶为水溶性的核苷酸类似物,口服易吸收,但耐药普遍,常与其他抗真菌药联用,主要用于系统性假丝酵母菌病和隐球菌病,不良反应主要有全血细胞减少、心肌毒性、精神病、恶心、呕吐、肝肾损害、结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