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血压变异性较大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高。在降低心血管事件方面,控制血压水平重要还是控制血压的变异性更为重要?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张宇清教授在ESH 2015的THERAPEUTIC ASPECTS专场做了主题报告,汇报了FEVER(Felodipine Event Reduction)研究的一项事后分析。
FEVER研究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之一,纳入了9711例中国高血压患者,随访平均40个月,共有500多例心血管事件;结果显示,研究显示强化降压治疗达到收缩压138 mm Hg与非强化治疗达到收缩压142 mm Hg相比,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本次分析探讨了中国高血压患者随访期间的血压变异性与主要心血管结局之间的关系。
研究者记录了随访6个月至研究结束期间各次随访的血压变异性(定义为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和平均真实变异度ARV);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与SD、CV、ARV相关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计算血压水平、血压变异性和其他参数的预测(心血管风险)效能。
结果显示,各次随访的收缩压变异性能够显著预测后续发生的卒中(ARV 风险比[HR] 1.071,95% CI 1.025——1.118;SD HR 1.373,95% CI 1.159——1.626;CV HR 0.572,95% CI 0.451——0.726),舒张压变异性也呈现相似趋势(ARV HR 1.066,95% CI 0.992——1.145;SD HR 1.931,95% CI 1.435——2.598;CV HR 0.558,95% CI 0.438——0.710)。但分析预测效能显示,卒中事件的危险因素预测效能从高到低依次是收缩压水平、年龄、舒张压ARV水平、SD、性别、CV和治疗方法。
张宇清教授指出,事后分析并不是力图对某些问题作出确定答案,而是希望找到一些线索为后续研究提供一些启示。这项对FEVER研究的事后分析显示,随访血压变异性对心血管事件有一定的影响,然而,血压水平本身是更重要的卒中危险因素,血压达标和血压下降与心血管事件相关性更加密切,提示我们应重视血压达标和血压下降本身所带来的获益。
近期,美国心脏学会(AHA)发布了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相关事宜的科学声明,...[详细]
糖尿病与冠心病互为高危因素。当糖尿病与冠心病并存时,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心血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