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新利18手机|病例

搜索

首页 18luck西部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新利网官方网站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专业交流> 祛风解痉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

祛风解痉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

2012-07-10 09:29 阅读:2293 来源:王强,孙增涛 责任编辑:潘乐乐
[导读]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咳嗽病因,是以咳嗽为主或惟一症状的哮喘。本文简要介绍祛风解痉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 咳嗽变异性哮喘多从外感引起,其咳嗽常剧烈,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性干咳为主,无喘息及呼吸困难。无痰或咳有少量粘痰,咽痒阵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咳嗽病因,是以咳嗽为主或惟一症状的哮喘。本文简要介绍祛风解痉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

咳嗽变异性哮喘多从外感引起,其咳嗽常剧烈,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刺激性干咳为主,无喘息及呼吸困难。无痰或咳有少量粘痰,咽痒阵呛咳,常在夜间或晨起发作,影响睡眠。经久难愈,吸入冷风或异味气体、活动、情绪激动时可加重,脉多弦或弦细数为主要证候学特征。如排除肺结核或肿瘤等其他原因引起的咳嗽,病程持续8周以上,对乙酞甲胆碱的气道反应增强,支气管扩张或激发试验阳性可确诊。

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当属“咳嗽”,肺气上逆则咳。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表现来看,有明显的风邪致病的特点。风邪有“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其性轻扬”,“风盛则痒”,“风盛则挛急”的特性。《素问·太阴阳明论篇》“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风为阳邪,易袭阳位”。风邪是咳嗽变异性哮喘证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咳嗽变异性哮喘现在已经确认是哮喘的一个特殊表现形式,医家从哮喘论治亦多有较好疗效,哮有宿根,脏腑本虚。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大多肺气本虚,易感外邪。遇冷风或异味气体、活动、情绪激动诱发咳嗽,且久咳不愈。肺为娇脏,加之脏腑本虚,风邪易袭本脏。痰是肺系疾病的重要诊断手段,是八纲辨证的重要依据。至于咳嗽变异性哮喘多无痰或者少有粘痰的表现,分析病因,肺体属金,易受火克,风为阳邪,易于化燥伤津,津伤则肺体失润,痰液无以化生,出现干咳,咽痒,呛咳等症状。

所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因病机当为肺气本虚,外感失治,风邪侵袭,风动气逆,肺气失宣,气道挛急。这与现代医学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是由多种炎性细胞、炎性介质、细胞因子共同参与相互作用所致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的病理基础相吻合。

在治疗上,当在理气止咳的同时强调疏风解痉药物的应用,尤其是虫类药物,如蝉蜕、僵蚕、地龙的应用。疏利上焦以散风邪,透邪外出,舒张气道,解痉止咳。蝉蜕,甘,寒。归肺,肝经,疏风解痉又有清透之性,治上焦如举,其味轻薄,可上行入肺,其药性轻灵,利于宣畅肺气,药性轻扬透达,意在顺其生机,因势利导。僵蚕,咸,辛,微寒。归肝,肺经,可祛肝肺二经之风以解痉。地龙,咸,寒。归肝、肺经,可清热息风、清肺定喘、利尿通淋、通行经络。是治疗气道痉挛咳嗽哮喘的重要药物。分析此三药,都有祛风解痉的作用,蝉蜕长于透解,地龙长于平喘,僵蚕可以化痰,三药合用共奏祛风解痉止咳之用。另外,虫类药物又可搜风通络,活血行瘀。咳嗽变异性哮喘多日久不愈,久病多瘀,咳嗽变异性哮喘病人临床舌象多暗,此为瘀滞之相,三药亦可起行瘀通络之功。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不少风药具有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减轻机体对过敏因素的应激反应,拮抗组胺,抗过敏性炎症,可使肺之小气道由痉挛变为舒张,气道通顺。现代医学认为,肺是一个重要的免疫防御器官,其防御功能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肺泡中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肺其他细胞的化学防御机制;支气管粘膜下淋巴细胞的体液和细胞免疫机制;呼吸道粘膜纤毛转运机制。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与典型哮喘的咳嗽形式相同,由冷空气、气候变化等诱发或加重。蝉蜕有免疫抑制及抗过敏作用,实验表明蝉蜕对非特异性免疫有抑制作用,对IV型变态反应及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僵蚕其蛋白质有刺激肾上腺皮质的作用。僵蚕还含甾体-na-羟基化合酶素,可合成皮质激素,白僵菌的菌丝中存在多种环酯肽类物质,有类皮质激素的作用,可以抗炎解痉,同时又有抗凝、抗血栓、促纤溶的作用。地龙能显著地提高巨噬细胞活化率,提高吞噬细胞的能力,明显地增强巨噬细胞的免疫活性。小鼠实验表明地龙能显著促进巨噬细胞FC受体的活化。为疏风解痉药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提供了现代药理学佐证。

至于其他药物的应用,外感者当解表,多用金银花、连翘等;阴亏多用玄参、生地等;热象明显,加牛蒡子、黄芩、桑白皮等;利咽用前胡、射干、紫菀、百部;如咳甚可加罂粟壳等以重镇止咳;病久入络,瘀滞明显,当加理气行瘀之品,如郁金、赤芍等,化痰加浙贝母、半夏、陈皮等。但整体用药当注意治上焦如举,不可呆滞攻伐,散表邪而补不足。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