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药源性腹泻的临床治疗
(1)对症支持治疗
初步诊断或确诊为药源性腹泻时,首要的治疗措施是在严密观察病情的情况下停药,如果病情需要可改用其他同类药物。同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用口服补液盐(ORS)预防和纠正脱水、补充电解质,口服维生素。
若腹泻严重,或伴呕吐、少尿、无尿甚至休克时,应立即静脉滴注大量液体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静脉滴注多种维生素,有低钾血症时还须补钾。重症患者可考虑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减轻中毒症状。
应用止泻药
腹泻症状较轻时,可给予止泻药地芬诺酯、洛哌丁胺(易蒙停),提高胃肠张力,抑制肠蠕动,延长肠内容物的通过时间,促进水、电解质和葡萄糖的吸收。
但对于严重腹泻患者,尤其是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伪膜性肠炎或出血性结肠炎,禁止使用止泻药。因其可增加致病菌和毒素在肠道内的滞留时间,引起中毒性巨结肠症。
应用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如双歧三联活菌制剂(培菲康)、地衣芽孢杆菌制剂(整肠生)、双歧杆菌制剂(丽珠肠乐),能恢复肠道内正常菌群生态平衡,抑制致病菌的生长,预防和治疗菌群失调及由菌群失调导致的各种病症,达到缓解腹泻症状的效果。
应用肠黏膜保护剂
临床应用的主要是蒙脱石散剂(思密达),可吸附致病菌及其毒素和病毒,对肠黏膜有很强的覆盖保护能力,恢复并维护黏膜屏障的生理功能,减少粪便含水量和排便次数。
(2)病因治疗
当发生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所致的伪膜性肠炎时,要果断停用抗菌药,以免导致病情恶化。首选口服甲硝唑0.2~0.4 g,每天4次,7~10天为1个疗程;重症患者口服去甲万古霉素0.4 g或万古霉素0.5 g,每天4次,5~7天为1个疗程,通常服药2~3天后症状缓解,但停药后易复发,复发后可再用上述方法治疗。
对于抗肿瘤化疗药引起的腹泻,合并严重感染、症状极重者应停用化疗药。症状轻微者,可在止泻的同时,继续化疗或改药。口服洛哌丁胺止泻,蒙脱石散剂保护肠黏膜。
化疗患者常发生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在应用止泻药的同时,应服用抗菌药,如诺氟沙星、庆大霉素等,当明确有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时,应服用去甲万古霉素。对于症状严重、合并消化道出血者,应禁食,行肠外营养支持,注意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对于过敏性腹泻者,应给予抗过敏治疗。对于真菌(如白色念珠菌)感染性腹泻,可口服制霉素50~100 万单位,每天3~4次。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障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为特征,伴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