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人员10月1日在新一期《国家科学院学报》网络版上发表报告称,过去30多年来,生物医学领域的论文撤稿事件急剧增加,其中2/3以上由学术不端造成。
耶希瓦大学和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截至今年5月的2047篇被撤稿的生物医学领域论文。为确定撤稿原因,他们咨询了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研究诚信办公室”等机构。
分析结果显示,67.4%的撤稿可归因于学术不端(43.4%因造假或涉嫌造假、14.2%因重复发表、9.8%因剽窃),21%的撤稿因研究方法有误差,其余为其他原因或未知原因;期刊的影响因子越高,因造假或研究方法有误被撤稿的论文比例越高。
统计显示,自1975年以来,因造假或涉嫌造假而撤稿的论文比例上升10倍,此类撤稿的3/4来自美国、德国、日本和中国。
研究人员表示,此前的类似研究大多依赖于论文作者自己的撤稿通知,因而低估了科研领域学术不端的泛滥程度。大多数情况下,撤稿通知不足以表明论文被撤的真实原因。
“撤稿通知通常这样写,‘由于研究无法复制,我们不得不撤回论文,我们对此表示遗憾’,这算不上谎言,因为论文中的研究的确不可复制——它们是造假得来的。研究人员试图维护实验室和自身声誉,这样的撤稿通知让人根本无法了解发生了什么事。”耶希瓦大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教授、《mBio》杂志总编阿图罗·卡萨德瓦尔说。
卡萨德瓦尔认为,“麻烦之处在于,造假技巧越高,被发现的可能性越低”,因此,很可能还有很多造假论文尚未被发现造假而未被撤稿。
研究人员还发现,43%的撤稿来自全球数千家实验室中的38家,因此学术不端算不上“系统性疾病”,但仍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亚药理学会和英国药理学会主办的澳-英联合药理...[详细]
2月28日,GW制药宣布美国FDA授予该公司用于治疗儿童Lennox-Ga...[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