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发表于2014年1月6日《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的Meta分析显示,每天进行30分钟左右的冥想可有效改善焦虑及抑郁症状。
“尽管被很多人使用,冥想目前仍不是任何疾病的主流治疗方法。”研究第一作者、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Madhav Goyal副教授指出。“但在我们的研究中,冥想具有与抗抑郁药相仿的效用。”
研究者共纳入了47个临床试验及3515名个体的资料。这些人存在抑郁、焦虑、压力、失眠、物质滥用、糖尿病、心脏病、癌症及慢性疼痛等临床状况,并经历了为期8周的冥想疗程。研究者得到了关于焦虑、抑郁及疼痛症状改善的中等强度的证据,以及压力和生活质量改善的低等强度的证据。尚无明确证据证明冥想可改善其他方面的症状。在为期6个月的随访中,冥想的上述疗效仍持续存在。研究者并没有发现冥想有害的证据。
在东方文化中,冥想源远流长;在近三十年中,冥想逐渐风靡西方社会。
“很多人以为,冥想就是坐在那里,什么也不做,”Goyal指出,“实则不然。冥想是一种旨在增进自我觉醒的主观训练,不同的冥想项目以不同的方式达成此目的。”
在诸多冥想方式中,正念冥想的潜力最大,通常需要每天练习30-40分钟。它强调的是接纳感觉、不做判断及身心放松。
Goyal称,所纳入的文献也存在种种缺陷。将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澄清哪种状况受冥想的影响最大,以及更多的冥想练习是否具有更强的治疗效果。
边缘型人格障碍(BPD)是一种破坏性很强的精神障碍。证据显示,精神科住院部...[详细]
PANSS-30、PANSS-14和PANSS-8 均不具有“可扩展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