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数据表明,提高血清氯化物水平及容量负荷过度都可能对液体复苏有害。本研究目的是解释全身炎性反应综合症(SIRS)患者静脉内氯化物负荷和院内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分别研究做或不做晶体量调整时的情况。
Andrew D. Shaw等回顾性分析了109,836名大于18岁满足SIRS标准的患者,给予晶体进行液体复苏。检查血清中氯化物浓度的变化、氯化物负荷及液体量调整、“按容积调整氯化物负荷”等和院内死亡率的关系。
研究结果发现,一般情况下,血清中氯化物浓度的增加与死亡率的增加相关。与氯化物负荷总量大于500mmol的患者相比,血清氯化物浓度增加最小(0-10mmol/L)的患者死亡率(3.7%)和氯化物负荷总量较低(100-200mmol)的患者死亡率(3.5%)最低(p<0.05)。经晶体容量控制,当容积调整氯化物负荷为105-115mmol时,死亡率最低(2.6%)。经疾病严重程度调整,死亡几率(1.094,95%置信区间1.062,1.127)伴随容积调整氯化物负荷的增加而增加(≥105 mmol/L)。
作者得出结论,对于SIRS患者,采用较低氯化物负荷的液体复苏策略与较低的院内死亡率相关,这种相关性与液体总体容积管理相***,且经过疾病严重程度调整后仍保持显著。本研究结果表明,有证据支持这样的假设,即较低氯化物浓度的晶体可能更适合用于SIRS患者的治疗。
近日,首个单克隆抗体药物daratumumab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详细]
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批准Adynovate(一种新型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