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朱大岭教授等人完成的课题《肺动脉高压发病的分子机制及治疗药物的研究》,近日获得2013年度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课题组首次发现了肺动脉高压疾病新的发病机制和关键靶点——微小核苷酸(miRNAs),从而为肺动脉高压基因治疗打开了新的大门,提供了新的潜在用药靶点。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高致死率的极度恶性心血管疾病,大部分患者2—3年内死于心力衰竭,被称为“心血管病中的癌症”。肺动脉高压病因复杂,临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针对肺动脉高压病因和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和治疗靶点,调控肺血管收缩、重构、外膜纤维化基本病理过程的分子机制,基于肺动脉高压治疗靶点的创新药物研发等,尚属本领域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课题组通过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深入探索,首次发现15-羟基二十四碳四稀酸(15-HETE)等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在调节肺血管功能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首次报告15-LO/15-HETE在调控肺动脉收缩和重构中的作用;系统阐明了15-LO/15-HETE作用的关键分子、离子通道和作用网络,提出和证明了15-HETE是肺动脉高压介导因子的新理论。此外,还揭示20-羟基二十四碳四稀酸(20-HETE)通过调节肺血管节律及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凋亡参与肺动脉高压的发病过程。在此基础上,课题组通过结构修饰合成了更稳定的表氧二十四碳三稀酸(EETs)衍生物,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为肺动脉高压的新药开发提供了先导化合物;并首次确定了蛇床子素、芦丁等天然药物对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及机制,为寻找天然性药物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方法学基础。
同时,课题组运用多种实验手段,发现了肺动脉高压新的发病机制和关键靶点——微小核苷酸(miRNAs),并通过大量离体、在体动物的实验对miRNAs作用靶基因及调控靶蛋白进行了深入探索,在转录水平阐明肺动脉高压基本病理过程的分子机制,首次发现miR-328、miR-138及miR-30C参与缺氧性肺动脉高血压的病理过程,由此为肺动脉高压基因治疗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提供了新的潜在用药靶点。
近期,美国心脏学会(AHA)发布了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相关事宜的科学声明,...[详细]
糖尿病与冠心病互为高危因素。当糖尿病与冠心病并存时,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心血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