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产生不足或对其不反应致机体代谢活动下降而引起的一种内分泌病。婴幼儿主要影响大脑发育、骨骼生长,成年发病者称成人甲减,重度甲减又称黏液性水肿。按病变部位不同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三发性甲减等。
甲减一般表现为起病缓慢,早期有乏力、疲劳、体重增加、不能耐寒。继而嗜睡、反应迟钝、声音变低而粗、颜面虚肿、皮肤干糙、毛发脱落、腹胀、便秘、面色腊黄、性欲下降、不育不孕、月经紊乱等病史症状表现。体检时常常发现病人皮肤粗糙,全身不同程度黏液性水肿,双下肢明显,贫血貌,舌体胖大,声音嘶哑,部分甲状腺肿大的患者,可表现为心律缓慢,心脏扩大。严重者出现心包积液,甚至胸腔和腹腔积液。这些症状使其容易于一些有类似表现的疾病相混淆,如肾性水肿、贫血、充血性心力衰竭、浆膜腔积液、特发性水肿、垂体瘤等相鉴别。
具体而言,甲减病人因水钠潴留表现为水肿、皮肤苍白、血压升高等,有些病人还伴有尿蛋白阳性,所以常常被认为是肾病,而得不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而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常常会表现甲状腺激素测定异常。实际上甲减病人多数表现为非凹性水肿,肾炎水肿多半则是可凹性的。甲减病人除了水肿外还常常伴有怕冷,食欲低下,皮肤粗糙,心律慢,便秘等代谢低下的表现,而肾炎蛋白尿明显。
另外,甲减容易发生浆膜腔积液,最常见为心包积液。甲减发生浆膜腔积液常常被误诊为结核、恶性肿瘤、尿毒症、心包炎和结缔组织病等。
其次,不少甲减患者也会出现贫血。甲减病人多见于女性,常伴月经量多、经期长,导致失血过多,同时食欲减低、营养不足和胃酸缺乏更加重了贫血,而贫血在中年妇女又十分常见,所以不少甲减常常被误诊为贫血。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应及时诊断和治疗,尤其注重鉴别诊断,它是可防可治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最好的预防措施。一经确诊即需终身依赖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疗效较好。治疗中不能自行停药或减量并积极预防寒冷、感染、手术、外伤等应激状态发生,避免过度运动和劳累。
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其稳定性佳、简便易行等诸多优势,近年来被广泛应...[详细]
对1型糖尿病的免疫治疗距离现实又近了一步,一项早期临床试验的结果显示,输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