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太平洋医疗中心的Timothy J. Davern博士及其同事在11月刊《胃肠病学》杂志上报告,被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中,少数实际上为戊型肝炎患者。
对于疑似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目前临床上常规检测甲、乙、丙型肝炎病毒,但很少鉴别诊断HEV感染,除非患者近期曾前往亚洲、北非、中东或墨西哥等戊型肝炎流行地区。然而,近年来美国、欧洲、日本和新西兰等发达地区均报道了本土性急性戊型肝炎病例。近期一项以人群为基础的调查显示,≥20%的美国成年人有既往HEV感染的血清学证据。而且有学者提出,农场、野生动物和慢性免疫抑制患者是西方的HEV重要来源。
Davern博士等人分析了药物性肝损伤网络(DILIN) 中最早(2004~2009年)招募的318例患者的血清样本和医疗记录,来自旧金山、印第安纳、康涅狄格和北卡罗来纳。结果显示,50例(16%)被查出抗戊型肝炎病毒(HEV)IgG阳性(提示既往曾发生HEV感染),其中9例(占总人群的3%)同时为抗HEV IgM阳性(提示近期HEV感染)。
这9例患者在血清胆红素初始和峰值、谷丙转氨酶水平、碱性磷酸酶水平、血清酶升高及肝损伤严重程度评分方面,均与无HEV感染证据的患者相似。这9例患者均未报告曾与家畜或野猪接触,均无流行地区旅游史。9例患者中有8例合并其他疾病,包括HIV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酗酒、肥胖、结核、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和淋巴瘤等。进一步分析显示,虽然部分患者仍然更像是肝毒性,但多数患者的肝损伤被认为是HEV感染所致。
研究者指出,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常会被质疑,因为目前并无相应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其临床表现也是非特异性的。“实际上,要作出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需要除外病毒性和自身免疫性肝炎、胆管阻塞、脓毒症、肝脏缺血和代谢综合征等多种可致肝损伤的疾病。”鉴于上述新发现,研究者建议临床医生在下列情况下应当考虑检测HEV:当患者的肝损伤临床表现不典型时;当有急性病毒性肝炎样表现而已排除甲、乙、丙型肝炎时;当被怀疑引起肝损伤的药物对于患者十分必要时(例如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或抗结核药物);当免疫抑制患者发生原因不明的慢性肝病时。
原文地址:http://portal.elseviermed.cn/107/8038/
在新药取得成功之前,应用口服核苷(酸)类似物(N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简称...[详细]
5月17日,在第十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上,我国香港大学司徒伟基教授交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