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注射一般都是头皮静脉穿刺,这也是静脉注射中比较难的一门,既要减轻小儿患者的痛苦又要一针奏效,因此在技术上要求很高。下面介绍一下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技巧。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技巧
一 小儿头皮特点
头皮静脉呈网状分布,血液可以通过侧支回流于颈内静脉和颈外静脉至心脏。因此,顺行和逆行进针都不影响静脉回流。对付不同血管,有不同的对策:
两侧粗大血管:我们形容是头皮里的水龙头,固定患儿侧卧(制动患儿头部相当重要,是穿刺成功的一半),寻找按压血管,使血管充盈,左手绷紧穿刺静脉两端,若不是很充盈,皮肤可以不用太绷紧,右手持针,进针角度可大,20-30度,对准血管,由浅入深.这种血管回血不一定好,但落空感强,有回血或有落空感,可压平角度推入足够长针梗,要不然虽然回血好,也会渗会肿.对付这种血管,关键是要摸清血管走向,推入足够长度针梗.深浅不要去管它.以回血和落空感为准.
额正中血管:一般看不清,只能摸着该处有条沟.摸清楚该处血管走向,左手拇指和中指压迫血管两端,绷紧皮肤,右手持针,进针角度20-30度吧,对准血管方向,由浅入深,进针宜慢,空虚感较强,或是见回血后压平角度平行推入,注意此时推入角度也别太平.
骨缝处深血管和肥胖小儿血管:一般比较粗,摸准了方向后,进针角度要大,对准血管由浅入深,见回血后压平推针.不能见回血后就不进针,要不然虽然回血好也会渗会肿.大多数肥胖患儿在深血管没把握的情况下可以耐心找头皮上的丝样的毛细血管.
额前毛细血管:像头发丝样的,只可隐约见到红色丝样的血管,选项用四号半头皮针,别看这些血管小,进针角度也不用太小,按我经验,进针角度也可大,10度左右,对准血管由浅入深,见回血后,平推针梗少许,若不平推也行,只要回血通畅,少有外渗.而且滴速不会比五号半的慢.
不是很细也不是很深的但是比较清楚的血管:尽量使血管充盈后,在拟进血管处的后0.3厘米皮肤处进针角度小,5度左右,角度也别太小,太小了角度进针,会阻力好大,而且进了针后不好挑血管.5度左右进针后再压平角度挑血管,见回血后平推针梗.注意啊,别推破了血管啊,没把握的情况下就阴着点指尖推进少许就行.
二 操作者的心理
操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正常稳定、轻松的情绪,多与小儿及家属沟通,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增加信任感。对于基层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小儿就诊往往会有多个家属陪同,加上患儿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的过分疼爱等因素 易造成操作者较大的心理压力,以至求胜心切,过度紧张而适得其反,最终操作失败。操作者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无论面对怎样的处境都应具备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保持沉着冷静,克服紧张慌乱情绪。作为小儿家属往往容易感情用事,甚至操作前就开始唠叨,要求操作者一次操作成功,万一失败往往不理解,甚至言辞激烈,护士应主动做好家属思想工作,向他解释:“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有一定难度的操作,但请相信我们会尽力做好,尽量减少孩子的痛苦,如果你们配合好的话,我相信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会更高”。
三 光线强弱
一般明亮、自然光线最佳,光线太暗,瞳孔散大,眼睛容易疲劳、眼花,看不清血管;光线太强,瞳孔缩小,眼睛容易刺痛,影响穿刺,晚上及阴暗天气可借助100~150W灯位于操作者前方,距穿刺部位40~50cm。此时灯光对眼**小,静脉暴露较好,可提高穿刺成功率。
四 药液配制
在没有穿刺成功之前,液体内不要先配入药液,以免在排空气及多次穿刺时浪费药液,剂量不准确而影响治疗,待穿刺成功后按医嘱所需加入药液。
五 小儿头部固定
在穿刺时,小儿头部固定正确与否决定穿刺成功率,固定时助手或家属双手抱住小儿颧骨、颊部及下颌部,双肘为支撑点,小儿双手位于助手双手下,固定住小儿头部,不要压住小儿躯体及四肢,以免增加抵抗力而不易固定。
六 进针手法
小儿头皮静脉宜采用直刺法,针尖斜面朝上通过皮肤直接刺入静脉。进针角度以前额正中静脉、额浅静脉、颞浅静脉为5°~15°,头顶静脉、颅骨缝间静脉、耳后静脉、眶上静脉为15°~30°。掌握穿刺过程中的力度和速度得当,进入皮肤时用力稍大、速度要快,切忌针尖斜面在表皮与真皮之间停留,引起疼痛剧烈及进针不畅,进入皮下后放平针头,针头与血管平行,用力轻稳、速度宜慢(否则易穿破血管),直刺入血管,见回血后,根据血管的曲直走向再平行血管送针少许。若患儿重度脱水,头皮血管较瘪,回血较慢或不回血时,可于进血管后捏一下头皮针导管即可见回血或穿刺前用5 ml的注射器抽吸少量的生理盐水连接头皮针进行穿刺,进血管后抽吸有回血,打开输液器调节开关局部无肿胀即可固定。
七固定针头
鉴于小儿多动欠合作等特点,针头固定很重要,针头固好,利于护理,顺利完成治疗。实际操作中往往出现穿刺成功后针头固定不好而致使液体外渗,重新穿刺。针头黏贴时,针头附近皮肤不能有汗渍,第一条胶布一定要把针柄黏贴牢固,以后的胶布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黏贴,胶布不能太长、太宽,以4~5cm×1~1.5cm为宜,太长一是浪费、不美观;二是拔针头时黏住毛发及皮肤引起疼痛。由于小儿易哭闹或因天气原因,头部易出汗,使胶布不容易粘牢针柄,可引起穿刺失败,引发护患**。通过多次试验,采用绷带缠绕小儿头周固定法,取得了明显效果。操作方法:先用传统方法固定,再将绷带中段放在针柄的胶布上,然后绕头一周,交叉打一活结。此法适用于2岁以下小儿。此法的优点及缺点,缺点:容易下压针身,使针头斜面上挑,导致液体滴入不畅,但只要在针柄下垫一棉球即可纠正这一现象。头部缠绕白色绷带影响美观、但施行一段后,患儿家属的接受速度比护理人员更快,从而打消了这一顾虑。优点:能较牢固的固定针柄,不容易失败。患儿感觉舒适。?
八 对特殊小儿的穿刺
对于皮肤黑、血管暴露不明显的小儿,穿刺难度大,要认真辨别血管走向、深浅,做到心中有数,采取直刺法进针,提高穿刺成功率,不要盲目进针,增加小儿痛苦。对于脱水小儿,血容量不足,头皮血管凹陷,回血差。需要助手配合。用5~10ml一次性注射器抽吸相应空液体接头皮穿刺针,待针进入头皮皮肤后,边进针边抽吸,见回血后,即停止进针。固定针头的同时缓慢推行液体,以免针头被黏稠血液堵塞。肥胖小儿头皮边缘常有静脉显露,但管腔细、回血慢,穿刺要求持针稳、进针慢,当针头刺入静脉时阻力减小有落空感,同时有回血,证明穿刺成功
长期以来,人类得以生存往往会面临高水平的基因突变,而这也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所...[详细]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是早产儿常见的呼吸系统并发症之一。布**是一具有高效局部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