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是当前唯一病因明确的恶性肿瘤。因此,通过注射人**瘤病毒(HPV)疫苗、定期筛查和早诊早治等综合防止措施,或可逐步消除这一癌症。”4月25日,在第12次全国宫颈癌协作组工作会议暨亚太地区生殖道感染与肿瘤双年度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郎景和发表了上述观点。
自2002年全球首个HPV疫苗研制成功以来,全球已有160多个国家应用,降低了80%——90%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率。目前,我国已有2种进口疫苗及1种国产疫苗在进行三期临床试验。然而,传统观点一直将疫苗有效性的评价终点定位于发生癌症或者出现宫颈上皮内2级以上瘤变,使得HPV疫苗在我国上市时间无限期拖延。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主任乔友林表示,国内外专家提出,发生HPV持续感染、出现癌前病变、引发癌症是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应以持续感染作为临床终点,即使用疫苗后如能降低持续感染率,就应判定疫苗可以降低癌前病变和宫颈癌发生。4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预防HPV疫苗试验的主要终点报告》,建议将宫颈或**内6个月或更长时间的HPV持续感染,作为临床试验的终点评估疫苗保护性。
针对宫颈癌二级预防策略,全国宫颈癌防止协作组副组长周琦教授提出,当前我国宫颈癌筛查采用的是肉眼观察及**镜活检方式,而世卫组织最新发布的《宫颈癌前病变筛查和管理指南》提出,即便是欠发达地区,也应将HPV DNA检测作为初筛方法,用醋酸染色后肉眼观察、细胞学或**镜做进一步的分流筛查。
与会专家指出,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关于疫苗研发终点判定以及高危人群筛查方式选择的最新观点,或有助我国早日实现消除宫颈癌这一目标。
补血益母颗粒在临床应用中未见不良反应,是治疗气血两虚兼血瘀型产后腹痛的一种...[详细]
目的观察补血益母颗粒治疗功血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本研究将来自临床的86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