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其他
0
0
收藏
分享

骤停金刚烷胺导致精神状态改变3例

发布人:

s****4其他医务者

更新时间:2018-04-14 11:12

关注
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男,64岁,越战老兵

【病案介绍】

主诉

患者男,64岁,越战老兵
患者男,57岁
患者男,75岁
罹患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帕金森病,此次因伴有**倾向及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入院,并接受电休克治疗(ECT)。
因精神状态改变7天来急诊
因抑郁、噩梦及间断出现持续10分钟的双侧上下肢暴力性挥动1周入急诊

现病史

实验室检查提示急性肾损伤、非阴离子间歇性代谢性酸中毒、锂中毒及肌酸激酶升高,

既往史

罹患双相障碍 I 型,共病冠心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阵发性房颤
抑郁症、2型糖尿病、特发性帕金森病(5年前于右侧底丘脑核植入深部脑**器)

查体

患者当时存在颤抖、低血糖(50 mg/dL)、心动过速(112bpm)、发热(100.2ºF,约37.9℃),且仅有自我定向力。
患者存在严重的帕金森运动症状及抑郁,认知功能完好。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提示急性肾损伤、非阴离子间歇性代谢性酸中毒、锂中毒及肌酸激酶升高,

【诊治过程】

诊治经过

治疗前,神经科会诊建议停用院外金刚烷胺,其他帕金森药物减量三分之一,以降低ECT期间多巴胺毒性的风险。 患者接受双额侧短脉冲ECT,每周三次。治疗初期,患者的心境症状确有改善,伴有轻微的认知副作用。然而,第4次ECT后,患者的认知状况急骤下降,达到ECT后谵妄的程度。多学科会诊未能找到患者定向力波动、激越、视触幻觉的原因。症状持续2周后,治疗团队才开始怀疑是否与金刚烷胺停药有关,而此时已远远超过ECT后谵妄的预期时间范围。重新使用金刚烷胺,剂量同院外治疗;3天内,患者的认知功能回到基线水平。
患者遂被转入全科病房治疗锂中毒及精神状态改变,沿用除锂盐外的其他院外药物。 入院第2天,患者出现呼吸窘迫,需插管,并转入ICU;第3天,酸中毒等代谢紊乱改善,但持续出现定向力波动及呼之不应,多学科医疗团队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入院第10天尝试拔管,呼吸功能迅速恶化,被迫再次插管。 入院第11天,请精神科医师会诊,排查意识状态改变的原因,会诊医师考虑NMS可能。全面回顾用药史,患者门诊使用奥氮平及帕利哌酮,需镇静及插管后停用;然而,另一份用药信息中,金刚烷胺赫然在列,且入院后未继续使用。后来得知,一名全科医师在7年前处方该药,用于治疗“震颤”,但患者一直未于神经科随访;后来该患者与医生的沟通中断,导致该药沿用至今。 考虑到NMS可能与金刚烷胺的突然停用有关,会诊医师建议重新使用院外剂量。入院第15天,患者重新使用金刚烷胺;仅仅24小时内,精神及呼吸状况即出现戏剧性改善。第17天,患者停用丙泊酚,成功拔管,在普通病房稍加停留后回家,认知功能回到基线水平。 此后的又一次入院中,患者在试图缓慢减停金刚烷胺时再次出现紧张症表现,重新使用院外剂量后症状再次消失。
入院接诊团队注意到,近期将金刚烷胺由100mg bid加量至100mg tid后,患者出现偏执观念,运动症状也较前加重,并出于预防多巴胺毒性的考虑,遂在沿用其他药物的情况下减停金刚烷胺,整个停药过程在3天内完成。 急诊时,患者的定向力尚完整;入院第2天,患者的精神状态即开始改变,致使医疗团队开始针对其谵妄展开探讨。神经科治疗的10天内,患者的定向力受损、偏执、激越愈发严重,多次拔出静脉导管,需躯体约束以保证其人身安全。代谢及神经科检查未能发现原因。患者开始氯氮平治疗并逐渐加量,以改善其精神病性症状;滴定过程中还联用了喹硫平。患者被转入精神科病房继续治疗。 转科时,患者MMSE得分24,存在情感平淡、思维进程不合逻辑、虚构、与心境协调的妄想(被感染HIV病毒,以及在电视上看到手术室中死去的自己);患者随后出现轻度紧张症表现,包括缄默、违拗、自动化行为、蜡样屈曲,联用劳拉西泮1mg tid后症状快速消失。然而,其精神病及认知损害持续存在。在接受8次右单侧超短脉冲ECT后,患者的心境、运动症状及意识状态显著改善,出院时MMSE得分29。

【其他】


实验室检查提示急性肾损伤、非阴离子间歇性代谢性酸中毒、锂中毒及肌酸激酶升高,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部评论

发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