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8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药基础] 茵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5-3-16 21: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茵陈,别名绵茵陈、茵陈蒿、白蒿、绒蒿、因尘、猴子毛等。由于其经冬不死,春则因陈根而生,故名因陈或茵陈。至夏其苗则变为蒿,故亦称茵陈蒿。茵陈为菊科植物茵陈蒿或滨蒿的地上部分,有两个采收期:春季幼苗高 6~10厘米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时采割,除去杂质及老茎,晒干即可入药(春季采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的习称“茵陈蒿”)。
    茵陈味苦、辛,性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具有清湿热、退黄疸等功能。历来为中医临床常用的利胆退黄要药。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等病症。《本草经疏》载:茵陈“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通身发黄,小便不利及头热,皆湿热在阳明、太阴所生病也。苦寒能燥湿除热,湿热去,则诸症自退矣。除湿散热结之要药也。”《本草再新》也载:茵陈“泻火,平肝,化痰,止咳,发汗,利湿消肿,疗疮火诸毒。”常用验方如下。
    阳黄(湿热黄疸):茵陈、枳实各12克,川大黄、滑石各15克,栀子、黄芩、黄柏、槟榔、甘草各10克。水煎服(即水煎2次取汁混匀,分早晚2次温服。下同)。
    阴黄(寒湿黄疸):茵陈30克,附子、白英各15克,干姜、炙草、内金各10克,茅根40克,甲片6克,沉香(冲)4克。水煎服。
    新生儿黄疸:茵陈15~30克、大枣30~5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5~8次。每次5毫升。
    肝硬化腹水:茵陈30克,鸡内金15克,杏仁、炒桃仁各10克,炒白术、三棱、莪术各9克,炒麦芽、谷芽各9克,白茅根60克。水煎服。当腹痛、腹胀除去后去茵陈,加生黄芪30克,以健脾行水善后。
    原发性高血压:茵陈、丹参、地龙、牡蛎、菊花、生石膏各10,钩藤、夜交藤、生龙骨各12克,天麻、金银花、赤芍各9克,麻黄、甘草各8克, 生地黄7克,黄连6克,水煎服。
    胆结石:茵陈、蒲公英各50克,柴胡、鹅不食草、元胡、鸡内金、冬葵子、黄芩、郁金、通草各15克,金钱草30克。水煎服。
    胆囊感染:茵陈30克,蒲公英、忍冬藤各12克,川军10克,水煎服。
    慢性气管炎:茵陈、沉香、全虫、麻黄、白果、山慈姑、僵蚕、红花、地龙、葶苈子、虫蜕各30克,侧柏叶100克,蛤蚧2对,蚤休30克,共研细粉,每服3克,饭后服。
    风疹、皮肤肿痒:茵陈蒿50克、荷叶25克,共为细末,每服5克,冷蜜水调下,饭后服。
    疥疮:茵陈蒿煎煮浓汁,洗之,每日1~2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9-13 10:0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