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1.定义:龋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牙硬组织的感染性疾病。最后导致有机物分解,无机晶体破坏,牙硬组织缺失。
2.发病情况:龋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在原始洞人的头颅中就已经发现了龋。在铜器时代,龋的发病率为21.87%,而现代人的发病率为40~80%.龋的发病因种族和地区不同而不同。
3.好发部位:磨牙窝沟,牙邻接面,牙颈部。
4.特点:龋的发生是不对称的;龋的发病是从外向内;龋的发生一定要有细菌的参与;一旦腐质去除后,龋也就停止了。
二、临床分型:
1.急性龋:又称猖獗龋。短期内全口或多数牙发生龋。
2.慢性龋:进展缓慢,通常成人龋属此类。
3.静止龋:见于乳磨牙或第一、二恒磨牙,外观呈浅碟状。
第一节
一、肉眼观察:
白垩色或墨浸色、棕黄色。早期粗糙,后期形成龋洞。
二、光镜观察:
横纹明显 、混浊 、色素沉着 、透明 、崩解
(一)平滑面龋:
病损呈三角形,其顶部朝向釉牙本质界。常发生在牙邻接面或接触点下方。
早期平滑面龋分四层:
1.透明层:
是釉质龋最早的病理改变。由于晶体脱矿,间隙增大,树胶进入孔隙后透明所致。该层孔隙容积约为 1%,而正常釉质孔隙容积仅为0.1%.
2.暗层:
此层混浊,模糊不清。由于脱矿产生一些新的小孔,或透明层中较大的孔隙经再矿化后形成的一些微孔,使得空气能够进入而形成暗层。此层有脱矿和再矿化,其孔隙容积占2~4%.
3.病损体部:
此层范围最广,脱矿最严重。此层孔隙较大,树胶能够进入而透明,在透明的背景上,生长线和釉柱横纹明显。此层孔隙容积占5~25%.
4.表层:
龋表面有一层相对完好的表层,厚约20 ~ 100mm.表层矿化度较高的原因可能是:表层含氟量高,镁的含量较低;来自唾液和病损体部的矿物离子可以使表层再矿化。此层孔隙容积为5%.
(二)窝沟龋:
病损常从窝沟的侧壁开始,沿釉柱长轴向深部扩展,形成三角形的龋损区,其基底朝向釉牙本质界。
(三)潜行性龋:
窝沟底部的釉质较薄,龋损可很快发展到牙本质,并沿釉质牙本质界向两侧扩展,结果形成口小底大的潜行性龋。
(四)牙颈部龋
龋损很快破坏牙釉质,形成牙本质龋。可同时累及牙骨质,形成牙骨质龋。
三、扫描电镜观察:
在病损体部,晶体直径变小;在表层,晶体形状不规则或呈发夹状。
四、透射电镜观察:
晶体中央有破坏;晶体周缘溶解。
五、釉质龋形成的病理机制:
1.釉质龋的发生是酸对羟磷灰石晶体腐蚀的物理化学过程。使得晶体变成不规则,结构出现畸形而不稳定。
2.晶体的溶解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其中pH值的上升与下降对晶体的形成和溶解都起一定的作用。
2.釉质的解剖结构对龋有影响,尤其是釉板对窝沟龋的进展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