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爱医考试>医师中级职称考试资讯> 中药学-肉桂、吴茱萸
肉桂
【药性】
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
【功效】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引火归原。
肉桂辛甘大热,性禀纯阳,善暖中下二焦而散寒止痛,作用温和持久,又入心肝血分,鼓舞气血生长。故为脾肾阳虚,寒凝诸病,气血虚寒等证之要药。
肉桂补火助阳温和缓慢,附子峻猛快速。
【应用】
1.阳痿,宫冷。辛甘大热,补火助阳,益阳消阴,作用温和持久,为治命门火衰之要药。
常配附子、热地、山莱萸等。
2.腹痛,寒疝。甘热助阳以补虚,辛热散寒以止痛,善去痼冷沉寒。
3.腰痛、胸痹、阴疽、闭经、痛经。辛散温通,能行气血、运经脉、散寒止痛。
4.虚阳上浮。本品大热入肝肾,能使下元虚衰所致上浮之虚阳回归故里,故曰引火归原。
【用法用量】
煎服,1-4.5g,宜后下或焗服。研末冲服,每次1-2g。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里有实热,血热妄行出血及孕妇忌用。畏赤石脂。
【鉴别用药】
肉桂、附子、干姜功用鉴别
同:三者性味均辛热,能温中散寒止痛,用治脾胃虚寒之腕腹冷痛、大便溏等。
异:干姜主入脾胃,长于温中散寒、健运脾阳而止呕;肉桂、附子味甘而大热,散寒止痛力强,善治脘腹冷痛甚者,及寒湿痹痛证,二者又能补火助阳,用治肾阳虚证及脾肾阳虚证。肉桂还能引火归原、温经通脉、用治虚阳上浮及胸痹、阴疽、闭经、痛经等。附子、干姜能回阳救逆,用治亡阳证。此功附子力强,干姜力弱,常相须为用。干姜尚能温肺化饮,用治肺寒痰饮咳喘。
吴茱萸
【药性】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
【功效】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吴茱萸辛散苦泄,性热燥烈,入肝经散肝寒、疏肝气,长于疏肝和胃,降逆止呕。凡肝胃虚寒、气逆及下焦寒湿等证均为要药.
【应用】
1.寒凝疼痛。本品辛散苦泄,性热祛寒,主入肝经,既散肝经之寒邪,又疏肝气之郁滞,为治肝寒气滞诸痛之主药。
治厥阴头痛,配生姜、人参;治寒疝腹痛,配小茴香、川楝子、木香;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之痛经,配桂枝、当归、川芎;治寒湿脚气肿痛配木瓜、苏叶、槟榔。
2.胃寒呕吐。辛散苦泄,性热祛寒,善能散寒止痛,还能疏肝解郁,降逆止呕,兼能制酸止痛。+黄连-左金丸。
3.虚寒泄泻。性味辛热,能温脾益肾,助阳止泻,为治脾肾阳虚,五更泄泻之常用药。
配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1.5-4.5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本品辛热燥烈,易耗气动火,故不宜多用、久服。阴虚有热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