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能选择伤害自己或者他人来换钱,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你会表现得多无私呢?在米尔格拉姆电击实验中,人们都表示十分愿意对不认识的人进行电击。但是在最新的一项研究中,人们在面临痛苦和受益的两难局面时,会更在乎他人的感受。而这也被视为行为经济学中,利他行为的首个确凿证据。研究论文于11月17日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
要预测人们对他人的行为并不容易。一方面,利他行为让人超越了其他动物——我们经常会做出巨大的牺牲来帮助困境中的陌生人。除了极度反社会的人,所有人在看到别人遭受痛苦时都会心感压抑,更别说会主动给他人施加痛苦了。但是,一项又一项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表明,我们更倾向于满足自己而不是他人的需求和欲望。例如,有研究发现,仅仅是想到金钱就能让人们的表现更自私。
为了试图调和人性的闪光点和黑暗面,牛津大学心理学家莫利·克罗基特(Molly Crockett)领导的研究团队,将经典的心理学和经济学工具——疼痛和金钱法结合起来,来探究利他行为。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疼痛阈值,因此首先要进行疼痛等级的校准。研究者将电极连接在160名实验对象的手腕上,然后从最低的电**开始,慢慢调高电流,直到实验对象表示疼痛无法承受的地步。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一阈值与用50°C的热水冲淋手腕产生的疼痛类似。
接着,研究者将实验对象随机配对,并让他们坐在电脑前面,他们彼此知道对方的存在,但又相互看不见。其中一人随机成为一系列实验中的“决策者(decider)”,负责选择电击-金钱组合。在不同实验中,若干次电击可以获得的总金额从0.15美元到15美元不等,决策者需要在比如电击7次/10美元与电击10次/7美元(或者是电击7次/10美元与电击10次/15美元)中做出选择。另一人则是“接受者(receiver)”.电脑会事先告诉决策者谁会受到电击(他自己,或者接受者),而不管哪方受到电击,得钱的总是决策者。双方在经过疼痛校准实验之后,都知道将要受到的电击只会引起轻微的疼痛,而非无法忍受。
实验结果发现,“决策者”当然不喜欢电击给自己带来的疼痛,他们会为了减少电击次数,会选择平均每次电击少赚0.3美元的组合;不过相比之下,他们更不愿意让接受者受到电击的痛苦——为了减少对方的电击次数,宁愿选择平均每次电击少赚0.6美元的组合。
克罗基特表示,下一步计划是在实验的同时对实验对象的大脑进行扫描,以“了解大脑中这些有关道德的计算,是如何在精神变态等疾病中出现错误的”.
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家约翰尼斯·豪斯霍弗尔(Johannes Haushofer)评价这一研究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结果既显而易见又让人惊奇”.直觉会支配人们牺牲一些金钱,来避免伤害他人所带给自己的痛苦,但是“过去已经有过几十年的研究,却没有发现这一效应”.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可能就能激发这种利他行为,那就是提醒掌权的——无论是大厨还是政客——他们的决定可能会给他人带来痛苦。
边缘型人格障碍(BPD)是一种破坏性很强的精神障碍。证据显示,精神科住院部...[详细]
PANSS-30、PANSS-14和PANSS-8 均不具有“可扩展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