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1.心脏和大血管受损破裂
包括主动脉及其分支,上、下腔静脉和肺动、静脉出血,出血量多而猛,如不及时救治,往往于短期内因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而死亡。
2.胸壁血管损伤
这是导致血胸最常见的原因,多来自肋间血管和胸廓内血管,由于是体循环,压力高,出血量大且不易自然停止,往往需要剖胸手术止血。
3.肺组织裂伤出血
由于循环压力低出血量少且缓慢,多可自行停止。
【临床表现】
血胸的临床表现随出血量、出血速度、胸内器官损伤情况及病人体质而有所不同。少量血胸(成人积血量500ml以下)可无明显症状及体征。 中量血胸(积血量500~1000m1)和大量血胸(积血量1000ml以上),尤其急性出血,则呈现面色苍白、脉搏快弱、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低血容量休克症状,以及胸膜腔大量积血压迫肺和纵隔导致呼吸困难和缺氧等,气管向健侧移位,患侧肋间隙饱满,呼吸运动减弱,胸部叩诊呈浊音,心界向健侧偏移,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肺裂伤而引起的血胸病人常有咯血。
早期胸部损伤发现有血胸,必须判断胸内出血是否停止。以下征象提示进行性出血:
①脉搏逐渐增快、血压下降,经输血补液等抗休克措施后,血压不回升或升高后又迅速下降;
②胸膜腔穿刺因血液凝固而抽不出血液,但连续胸部X线检查示胸膜腔阴影继续增大;
③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血细胞比容等重复测定,持续降低;
④安置胸腔闭式引流,每小时引流量超过200ml,连续3小时。
胸膜腔积血可引起低热,如血胸并发感染时,则出现寒战、高热、疲乏、白细胞计数增多等征象。
【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少量血胸胸部X线检查可见肋膈角消失,下胸部不清楚。中量以上血胸,胸部X线示患侧胸膜腔有大片积液阴影和纵隔移位征象,如合并气胸时则显示气液平面。
2.胸膜腔穿刺
胸膜腔穿刺抽液不仅可以确立诊断,并且可以通过计数白细胞和细菌培养来明确有无继发感染。穿刺部位多在腋后线8、9肋间,以抽尽积血为原则。血胸感染化脓时,抽出液为脓性,每次胸膜腔穿刺抽出液均应做涂片、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获得更可靠的诊断。
【治疗原则】
非进行性血胸可根据积血量多少,行胸膜腔穿刺或胸腔闭式引流。考虑胸腔内进行性出血时,应及时开胸探查 。
【护理问题】
1.低效性呼吸型态:与肺受压萎陷、气道阻塞有关
2.心搏出量减少:与胸膜腔内积血、出血量多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有关
3.气体交换受损:与肺萎陷、循环血量减少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有关
4.体液不足:与血液丢失有关
【护理措施】
1.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安慰病人,解除病人的紧张情绪,帮助病人树立信心。
2.如出血量少,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对于出血量多的病人,应密切观察呼吸频率、幅度及缺氧症状,血压、脉搏、胸腔引流量及色泽并做好记录,必要时予以吸氧,氧流量2~4L/min,如出血已自行停止,病情稳定者,可作胸膜腔穿刺术,尽可能抽净积血,或作胸腔闭式引流,促使肺扩张,改善呼吸功能。遵医嘱给予抗生素、输血补液,预防并发脓胸及纠正低血容量。如有进行性出血,应作好剖胸止血术的准备工作,持续作中心静脉压监测,及时补足血容量,纠正休克。
3.对于已感染的血胸,遵医嘱早期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及时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同时补充营养、维生素,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全身支持治疗。
4.少量凝固性血胸,通过胸部理疗多可吸收,不需手术;但中等以上凝固性血胸,除可继发感染外,尚可发展为机化性血胸,影响肺功能,应及早剖胸清除积血和血块。血块机化形成机化性血胸后,可于伤后4~6周行胸膜纤维板剥除术,过早则纤维层尚未形成。过晚则纤维层与肺组织之间可能产生紧密粘连,剥除时出血多。
【健康教育】
1.胸部损伤病人需要作胸膜腔穿刺、闭式胸腔引流,操作前向病人或家属说明治疗的目的、意义,以取得配合。
2.向病人说明深呼吸、有效咳嗽的意义,鼓励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
3.告知病人肋骨骨折愈合后,损伤恢复期间胸部仍有轻微疼痛,活动不适时疼痛可能会加重,但不影响患侧肩关节锻炼及活动。
4.胸部损伤后出现肺容积显著减少或严重肺纤维化的病人,活动后可能出现气短症状,嘱咐病人戒烟并减少或避免刺激物的吸入。
5.心肺损伤严重者,定期来院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