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一)定义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许多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复杂的病理过程,是一组严重的出血综合征。其特点是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首先出现短暂的高凝状态,形成广泛微血栓,继而出现消耗性低凝状态并继发纤溶亢进。
(二)病因 可诱发DIC的常见病因依次为:
1.感染。
2.恶性肿瘤,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等。
3.产科意外:如羊水栓塞、胎盘早期剥离、妊娠毒血症、死胎滞留、高渗盐水流产等。
4.手术及外伤。
5.其它急重型病:急性溶血、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急性肝坏死、肝硬化、急性肾小管坏死、中暑、酸中毒、休克、窒息等。
(三)临床表现
1.出血 是最突出的表现,皮肤黏膜出血,内脏出血等颅内出血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2.微血管栓塞 可发生在全身各脏器,导致受累脏器功能障碍。如肺栓塞可出现呼吸困难;脑栓塞出现神志变化;肝受累可出现黄疽等;肾受累可出现蛋白尿、少尿等。
3.微循环障碍 导致一过性或持久性低血压或休克。
4.微血管病性溶血红细胞 在通过有微血栓形成的管腔时受机械损伤而破碎,血涂片中可见盔形、多角形和三角形等红细胞碎片。
根据发病缓急、病情轻重,DIC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
(四)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1)存在易引起DIC的基础疾病。
(2)有下列两项以上临床表现:①多发性出血倾向;②不易用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衰竭或休克③多发性血管栓塞的症状或体征,如皮肤、皮下组织、黏膜栓塞坏死及早期出现的肾、肺、脑等脏器功能不全。
2.实验室检查同时有下列三项以上异常:
(1)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或进行性下降。
(2)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1.5 g/L或进行性下降,或>4g/L。
(3)PT缩短或延长3s以上或呈动态变化。
(4)纤溶酶原含量及活性降低。
(5)抗凝血酶Ⅲ(AT-Ⅲ)含量及活性降低。
(6)血浆凝血因子Ⅷ:C活性低于50%(肝病者为必备项目)。
(7)3P试验阳性,或血浆FDP>20mg/L,或D-二聚体水平升高。
(五)治疗原则
1.消除诱因,治疗原发病 为终止DIC的根本措施
2.肝素的应用应用指征为:①DIC高凝期;②病因不能及时去除,DIC过程未终止者;③围手术期为防止促凝物质进入血循环而加重DIC④在补充凝血因子或用纤溶抑制剂时酌情合用。
3.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
4.抗血小板药物 适用于轻型DIC、可选用双嘧达莫、阿司匹林等。
5.抗纤溶治疗 一般仅在继发性纤溶亢近期与肝素同时应用。常用的药物有6-氨基己酸、止血芳酸、止血环酸等。DIC高凝期和有肉眼血尿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