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肾血管性高血压的诊断,首先应排除肾外性的疾病。肾实质性高血压包括原发性高血压,除详询病史外,病因的诊断一般可用泌尿系统疾病的常规检查和某些特殊检查即可确定。肾血管病变的诊断,则需补充其他特殊检查方法。
(一)病史与体格检查
根据文献复习,有下列诸项者应注意可能有肾血管病变引起的高血压:
①青年发病常小于30岁(颇符合国内各组资料);
②老年发病常大于50岁;
③长期高血压骤然加剧;
④高血压发作突然,病程较短或发展迅速;
⑤高血压伴有腰背或胁腹部疼痛;
⑥腹背部可听到血管杂音;
⑦无高血压家族史;
⑧常用的降压药物无效或疗效不佳。
近年文献也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任何年龄都可发生此病,不一定有临床症状,即使药物有效者也不能排除本病,腹背部血管杂音的出现对诊断的价值并非等等。Rivin在500位正常的人作腹部听诊,发现有18%也可听到杂音。Maxwell指出在肾血管性高血压病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约有半数在上腹部可听到血管杂音,并认为其发生率与病变性质有关,在纤维肌肉增生比动脉粥样硬化为高。综合国内报告,上腹部可听到杂音者约占2/3(60~74%)。我们认为腹部血管杂音对诊断本病有一定的意义。
(二)排泄性尿路造影(即静脉尿路造影,IVU)
近30余年来,由于对肾血管疾病认识的提高及对其引起的肾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进一步了解,对IVU所能提供的要求亦随之增高。在肾功能方面要能反应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再吸收和分泌等有关变化,借以作为筛选肾血管疾病的进一步检查和处理的依据。在60~70年代,许多学者均推荐用分钟间隔连续静脉肾盂造影。此法可显示四项主要变化:
①两肾大小的差异;
②两肾肾盂显影时间的差异;
③两肾肾盂显影剂浓度的差异和
④输尿管切迹。
此外,尚有其他变化有助于肾动脉梗阻的诊断,如肾宽度和肾盏长度的缩小、肾实质萎缩以及肾盂肾盏变小等。Maxwell(1967)综合统计8篇500余例肾动脉狭窄检查的结果,认为此法诊断肾血管性高血压的阳性率可达90%.MacgRgor(1975)指出此法的假阳性率为15%,假阴性率为17~27%.Dean(1984)在总结近10余年来众多文献资料时,虽同意此法阳性率不高,但可以显示两肾形态和功能,借以摒除其他肾病的存在,且其操作简便,对病人无何创伤,仍不失为初步筛选本病的方法之一。
(三)分肾功能试验
1953年HoWard创用两侧输尿管插管法进行分肾功能试验来诊断单侧性肾动脉病变,取得一定的实用价值。嗣后,虽有不少学者作了改进和补充,但尚未臻完善。尽管如此,在条件限制下仍较常用howard和Stamey试验方法,其检查项目和阳性结果(表1)如下: 表1Howard和Stamey试验试验名称检查项目结果(患侧)Howard(1953)尿量(V)降低50%↓ 尿钠(UNa)降低15%↓尿肌酐(Ucr)增高50%↑Stamey(1961)尿量(V)降低65%↓ 尿肌酐(Ucr)增高100%↑尿菊糖(Uin)增高100%↑ 由于此类试验需作输尿管插管收集尿液,存在着漏尿、创伤等缺点,故准确度难于掌握,且其阳性标准亦嫌过高。Deam(1984)复习40例单侧肾动脉主干闭塞,术后效果良好的病人中用Howard典型阳性标准来判断仅20例为阳性。因此,Vanderbilt医学中心提出可用半典型标准来检测(即尿量减少25%,尿肌酐增高25%,对氨马尿酸廓清率CPAH增高50%)其阳性率可提高到72%.Dean并建议收集3次尿标本作测定。若尿量减少、肌酐及PAH浓度增高,则亦可定为“阳性”,假阴性率可减至8%.
(四)放射性核素的应用
1.放射性核素肾图 这是一种简便、安全、敏感、迅速的分肾功能测定方法,有助于肾血管性高血压的诊断,目前已广泛应用。肾血管性高血压影响肾功能时,肾图可出现异常,表现为低功能或无功能,血管段及分泌段减低;若已形成丰富的侧支循环,肾图可完全正常。反之,肾动脉虽无阻塞,但由于长期持续性高血压影响到肾小动脉硬化,肾图可显示异常。肾图只反应肾功能的改变,因此不是特异性的,不能作病因的诊断。阶段性肾动脉狭窄尚未影响肾功能时,肾图可能反应不出异常。
2.放射性核素肾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