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已有多个指南和共识认为,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可降低胃癌发生风险,但临床实践往往不尽如此。幽门螺杆菌在胃癌发生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根除 幽门螺杆菌可否降低胃癌发生风险?在古城西安举办的“第八届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消化疾病诊治临床新利18手机 ”上,多位教授对此发表了不同见解。此次高峰争鸣成为会议的一大亮点,大会主席胡伏莲教授说,对于“根除 幽门螺杆菌是否降低胃癌发生率”的争鸣有助于临床医生和学者理解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进一步揭示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有重大意义。
正方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张建中教授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消化内科 房殿春教授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生化及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吕有勇教授
反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 刘文忠教授
航天中心医院消化科 杨桂彬教授
武警总医院病理科 纪小龙教授
交锋点一:何为胃癌致病、演变的关键因素?
正方: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
我国恶性肿瘤发生的原因中,感染因素占 26.1%,可致肿瘤的感染因素主要为乙型 / 丙型肝炎病毒、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以及 幽门螺杆菌,其中 幽门螺杆菌感染占 1/3.以往多项研究已证实,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有关,并已发布相应的防止指南。
反方:生活环境等因素关系重大
纵观全球流行病学规律,高 幽门螺杆菌感染地区胃癌发病率不一定高。日本的一项研究发现,胃癌发病率高的日本人移民至夏威夷后,第二代移民的胃癌发病率下降,说明生活环境对胃癌的发病影响较大。另有日本胃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从 1960 年起,移民者胃癌死亡率开始下降,1975年起胃癌发病率亦下降。由此有学者认为胃癌发病率下降归因于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如使用冰箱)的改变。
交锋点二:根除幽门螺杆菌可否降低胃癌发生率?
正方:循证证据支持根除治疗获益
美国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根除幽门螺杆菌后胃癌发生相对风险为 0.56,提示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预防胃癌发生,并推荐对高危地区人群进行 幽门螺杆菌筛查和治疗。
日本2009版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指南指出,根除幽门螺杆菌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如胃癌)的预防和治疗有意义,并作为A级证据推荐。亚太地区胃癌预防共识(2008 年)推荐在胃癌高发区全民筛查和治疗 幽门螺杆菌,获得了普遍认同。2012 年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称,除少数遗传性弥漫性胃癌,绝大多数胃癌是 幽门螺杆菌感染、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结果。胃癌患者一级亲属的遗传易感性较高,根除 幽门螺杆菌可以消除胃癌发病的重要因素,提高预防效果。
福建长乐根除 幽门螺杆菌预防胃癌的干预研究显示,经过 7.5 年随访,对无癌前病变组根除 幽门螺杆菌表现出明显的胃癌预防效果。山东根除 幽门螺杆菌预防胃癌的干预研究显示,经过 15 年随访,根除 幽门螺杆菌后胃癌发生相对风险为 0.61,也说明根除幽门螺杆菌预防胃癌有显著作用。
发表于《柳叶刀》杂志关于早期胃癌内镜治疗后是否继续抗 幽门螺杆菌治疗的研究结果显示,500例内镜治疗后的早期胃癌患者,随访 5 年,根除 幽门螺杆菌者仅 9 例复发,未根除者有 24 例复发。
反方:仅单纯干预幽门螺杆菌收效有限
Correa 教授提出,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是胃癌发生的重要过程。仔细分析福建长乐根除 幽门螺杆菌预防胃癌的干预研究,研究纳入163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其中 988 例无胃萎缩和(或)肠化生。随机分成根除组 817 例,安慰剂组 813 例,随访 7.5 年。根除组 7例患胃癌,均原有萎缩和(或)肠化生,安慰组为11例,5 例原有萎缩和(或)肠化,6 例原无萎缩和肠化,即仅对原无萎缩和肠化患者根除 幽门螺杆菌才可预防胃癌。此外,有荟萃分析显示,根除 幽门螺杆菌不能逆转肠化生。
另有研究提示,胃癌高发区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萎缩性胃炎的发病年龄较轻。在中国,3400 例 35~64 岁人群萎缩性胃炎患病率为 98%.目前报道的 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 70%~80%,年再感染率为 4.5%~11%,即7~15 年后所有接受过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患者均可能再感染。综上提出假设,30 岁以前根除 幽门螺杆菌可使萎缩 / 肠化生发生率降低,预防胃癌发生效果好,而50 岁以后效果差;但 30 岁根除 幽门螺杆菌的人群在 50岁时几乎均发生再感染,之前的根除方案失去预防胃癌作用,仅能推迟胃癌发生时间却不能降低胃癌发生率。
因此,施行 幽门螺杆菌根除方案前需综合考虑。根除 幽门螺杆菌降低胃癌发生率的理想条件为:早期可根除,有高效根除方案,再感染率极低或无,纠正环境危险因素,但目前可以做到的只有早期根除一项。胃癌是多因素、多阶段的,仅根除 幽门螺杆菌单一因素,预防效果有限。
大会主席点评
胡伏莲:学术争鸣有助还原幽门螺杆菌论题全貌
本次争鸣定位为“高峰争鸣”,参辩者是来自于基础与临床的医学专家,涉及肿瘤分子生物学、病理学以及临床领域。综合辩者与现有认识,相关领域学者、医者需思考以下问题。
地域和人群差异导致“根除 幽门螺杆菌是否降低胃癌发生率?”争议悬而未决。
胃癌的发生除 幽门螺杆菌之外,还包括环境因素、饮食因素及遗传因素等,因而也形成了胃癌的发生存在地区差异、人群差异、个体差异。
对于“根除 幽门螺杆菌是否降低胃癌发生率”的争议实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若干年之后是否有统一的答案目前还无法确定,但是若从胃癌发生多因素、多原因的不同层面进行分析,将来恐也难以得出一致结论。
如何把握“时间”尺度判定肿瘤发生。
按照肿瘤学家的观点,每个人的一生几乎都有可能发生肿瘤,只是迟早问题,但通常人未到肿瘤发生就死于其他疾病。关键问题落在“时间”两字上,目前已有研究证明,如果在发生癌前期病变之前根除 幽门螺杆菌即能有效降低胃癌发生率。但如果按肿瘤学家“人迟早会发生肿瘤”的观点,那医生在评估胃癌发生应该用多长时间来作标准呢?这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科学问题有争议才能有发展。
客观存在的事实无所非议,但科学问题不一样,医学存在争议很正常。有争议就必须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从中找出答案,科学才会发展。无论对什么问题争鸣,双方都必须本着循证医学证据,要承认地区差异和群差异,要行风险与效益比较,才能使问题明朗化。无论正方或反方的观点,有些问题也许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才能验证孰是孰非。然而有些问题可能长期存在争议,这时就必须从对立中求统一。“共识”也是一样,需要时间来检验,基本 3~5 年几更新一次。
争鸣形式有助临床医生学者理解疾病本质。针对“根除 幽门螺杆菌是否降低胃癌发生率”论题无论正方或反方,各自理由都十分充足,通过这次辩论或争鸣,使人们对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都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所以争鸣是一个很好的学术交流形式,参会者获益匪浅。
总之,医学的学术争鸣必须从医学哲学角度看舌尖上的“刀光剑影”,同时,医学的学术争鸣也是医学发展的促动剂,有必要开展更多这种形式的学术交流。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障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为特征,伴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