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9日,由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会、中国抗癌协会乳癌专业委员会主办,《时尚健康》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18届全球乳癌患者支持大会(RRI)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大会分为“罹患乳腺癌后的生存,乳腺癌未来的挑战”,“性和身体形象”,“信息支持和搜索,晚期乳癌”,“乳腺癌消费者研究”,“患病后的生存”等15个主题,有来自马来西亚、**、中国、美国、南非、澳大利亚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80名讲者在会议期间作了精彩报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康复科主任唐丽丽教授出席了会议,并在会上作了题为“年轻女性与乳腺癌”的精彩报告。
唐丽丽教授
首先,唐教授通过三张简单的漫画生动形象的展现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东方人比较含蓄委婉,不会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情绪、想法,遇到问题也会倾向于回避问题;而西方人则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遇到问题则会选择正面面对。随后唐教授通过两个临床工作中的小故事展示出,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中国的女性比较内敛、隐忍,所以中国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要承担更多,忍受更多。
唐教授指出中国绝经前妇女更容易罹患乳腺癌,诊断出罹患乳腺癌的患者中位数年龄是47岁,比西方国家的数据提前了10年。而且相比之下,年轻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更差,更应该引起关注。然而中国年轻乳腺癌相关研究报告十分有限,唐教授在现有的资料中就患者的抑郁焦虑、**切除术的影响、自我认定的影响因素、患者的需求以及配偶的压力等方面研究进行了回顾分析。
研究发现,年轻患者与抑郁、焦虑和闯入性思维的相关性更高,产生抑郁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健康知识的需求以及关怀支持。**切除术方面,唐教授指出对于年龄≤40岁和年龄介于41-55岁的患者,**切除术对他们身心的影响要大于年龄≥56岁的患者。患者的自我形象方面,支持利用度、教育程度、丈夫的接受度、主观支持力以及年龄等都会对患者的自我形象产生积极作用;而术前对身体的满意度、焦虑、丈夫的评论等因素会成为患者产生负性自我形象的前兆。年轻的乳腺癌患者更容易受负面影响而产生消极心理。
唐教授在报告中提到,越年轻的女性患者,以下这些内容对她们来说,越有重要意义:患者能够有机会询问他们所患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在接受化疗或放疗期间,医生应该询问患者是否出现了任何的治疗副作用;医生应该询问患者的家族史,及家族史会对患者关于癌症的想法和感受产生怎样的影响;医生能够用积极态度和方式去告知患者信息;患者能够获知自己所患癌症的具体信息,比如关于乳腺癌及其治疗的小册子;患者能够获知有关**重塑的信息;患者能够得到宣传手册等形式的书面材料;医生应该询问患者是否需要转诊去接受心理咨询或支持***。
通过以上的回顾分析,唐教授指出,中国目前缺乏关于年轻乳腺癌患者的研究。缺乏现状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缺少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性文章; 缺乏大样本的关于心理精神症状发病率的研究; 缺乏高质量能满足CONSORT标准的干预性的研究; 缺乏关于年轻乳腺癌生育需求的研究以及缺乏关于性和体像的研究。唐教授呼吁说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应该对年轻乳腺癌患者给予更多的关注,努力提高他们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最后,唐教授用一组意味深长的对话结束了演讲:
鱼对水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
水对鱼说:“我懂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理。”
希望更多的医护人员,更多的专家学者可以更关注病人的心理健康,除了治疗躯体的疾苦外,也可以体会到他们及他们的家人心理,那份因为疾病带来的痛苦。也希望患者可以了解医生的用心良苦,因为是医生,所以他们更懂得病人的感受,就像鱼在水的心理,患者也一样在医生们的心理。
肺癌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别占比19.59%和24.87...[详细]
在我国,肺癌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首位,约为46.08/10万,占所有恶性肿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