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息肉是指隆起于胃肠黏膜上皮,并向胃肠腔突出的局限性病变。根据息肉所处的部位不同,分别称为食管息肉、胃息肉、小肠息肉、大肠(结肠和直肠)息肉等,其中以胃和大肠息肉最常见。胃肠息肉大多是单个的,约有20%是多发的。有些结肠息肉数量很多,甚至同时有胃和小肠的息肉,还有各种全身疾病的表现称为胃肠道息肉综合征。
息肉组织学可分为4类:肿瘤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与肠道炎症反应有关,生长十分缓慢,癌变率极低。而腺瘤型息肉又分有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绒毛腺管状腺瘤,这些腺瘤性息肉较易发生癌变。据研究,腺瘤性息肉癌变率约为5%~40%,其中绒毛状腺瘤癌变率较高,息肉越大,癌变的概率也越大。较大息肉可因大便出血、黏液便等就诊而被检出,而部分息肉较小的患者常无临床症状多在体检时被发现。
目前以高频电凝电切及射频治疗成为治疗胃肠息肉重要又常用的方法。我科自2001年以来对336例胃肠息肉患者行内镜下高频电切治疗术,其中长蒂、亚蒂181例;广基155例,胃肠镜下息肉直径0.5cm~2cm272例,>2cm64例,形态呈半圆形、圆形、乳头状或分叶状。使用器械:富士能EG-250HR2型电子胃镜、富士能EG-250WM型电子肠镜、高频电凝电切、高频电凝电切圈套器、异物钳、钛夹、注射针。术前常规检查出凝血时间,用硫酸镁粉30g及(或)20%甘露醇250ml准备肠道。
1.操作方法
常规术前准备,治疗方法根据每例患者的息肉大小不同分为一步切除法和多步切除法。一步切除法主要适应于息肉直径在2cm以内带蒂或长蒂息肉;多步切除法适用息肉直径在2cm以上的基底较宽或分叶状者,先在病灶顶部套住直径为1cm~2cm的部分瘤体,用高频混合电流将息肉切除,随即观察切割创面有无出血,用异物钳抓取切下的息肉送病理检查。剩余基底部分可以用注射针于息肉基底处黏膜刺入约2mm~4mm达黏膜下层,推注1∶10000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2ml~6ml,使息肉基底处残瘤与黏膜下层分开,瘤体更加隆起,将圈套器在瘤体的上方全部伸出张开,使圈套器套住部分瘤体慢慢收紧圈套使之切割下,对基底部较宽者,可用钛夹先将基底部夹闭,再进行切除。
2.结果
336例患者中有37例出现创面少量渗血,经局部喷洒1∶10000肾上腺素溶液后渗血停止;2例较大长蒂息肉因基底部粗大,术后发生喷射状出血,即刻表面喷洒1∶10000去甲肾上腺素溶液150ml后,使用钛夹对出血部位进行止血。302例患者于一个月后复查,黏膜表面光滑,无残留。
3.讨论
这种方法是利用高频电流将接触到圈套的组织产生高热而被烧灼切断,完整快速地切除息肉并彻底止血,而且能获得整个息肉的病理检查结果,适应无蒂的小息肉,直径<2.5cm的长帝无恶变征象的息肉。禁忌征主要有:消化道内镜检查的禁忌者;有出凝血机制障碍未纠正者;直径>2.5cm的宽基息肉;装有心脏起搏器或老年体弱者。
在息肉切除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术者应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即便是较小的息肉也应高度重视,术后患者应注意适当休息,禁止剧烈运动,进流质饮食,同时服用胃肠黏膜保护剂。我们感到这种微创手术具有操作简便、痛苦少、费用低、并发症少、不易复发等优点,能被广大患者接受,是胃肠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
阐述了病案分析的重要意义、思路和方法。各论分为四章,包括口腔内科学、口腔颌...[详细]
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有效手段,其技术理论、操作规范、材料器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