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科院高福课题组在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跨宿主传播机制研究上取得新突破,阐明了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原因。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
2013年2月暴发的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种新型重配病毒,于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被发现。高福率领的团队着重关注了被最早报道的两个毒株,即安徽株和上海株。据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施一介绍,安徽株是此次流感暴发事件中的流行毒株,而上海株则只在一个病例中分离得到,两株病毒在一级序列上显示出各自的独特性。
研究人员通过检测两株受体的结合特性,发现安徽株既能结合禽源受体,又能结合人源受体,而上海株却偏好性地结合禽源受体。“这充分解释了安徽株由于获得人源受体的结合能力,使其具备了在人群中普遍流行的可能性。”
目前科学家认为,此次暴发的H7N9禽流感病毒具备有限的人际传播能力。研究人员推测由于H7N9病毒仍然具备强结合禽源受体的能力,而人呼吸道上有很多带禽源受体的黏液素束缚住了病毒的扩散,使得H7N9病毒无法有效传播。
新技术可30分钟判断禽流感病毒是否传人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企业KANEKA、东京大学和筑波大学等开发出一项新技术,只需约30分钟时间便可检测出禽流感病毒感染给人类的可能性。借助该技术,保健站的员工和研究人员可在发现鸟类尸体的现场进行调查,这将更容易采取防止感染扩大的对策。目前正在对检测精度等进行改良,力争3年后投入实际应用。
流感病毒通常呈刺毛状,刺毛粘附在动物细胞表面被称为“糖链”的物质上进行感染。由于鸟类和哺乳类的糖链形状不同,所以鸟类的病毒通常不会感染给人类。不过,今年春季的H7N9型病毒发生了变异,变得容易感染给人类。
此次开发的新技术可检测病毒是否会粘附在人类的细胞上。具体方法是人工制作人类的糖链,而鸟类禽流感病毒一旦与之粘附便会使其发光。检测时,提取死去的野鸟和鸡的体液等混入其中,通过检测光量来判定病毒对人类的感染能力。
目前,主要采取的检测方法是将死鸟的体液送往专门的设施,然后使用专用仪器进行检测,得出结论需要等待数日。
研究组计划用几年时间来解决相关技术难题,并在获得日本农林水产省的批准后投入实际应用。
让我们首先从抗血小板疗法来进行讨论。毫无疑问的是,阿司匹林对于卒中的二级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