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疗眩晕病1例
2018-11-16 06:00
阅读:3162
来源:爱爱医
作者:张素菊
责任编辑:点滴管
[导读]艾灸治疗眩晕病,取穴以百会、太阳、角孙、风池、太冲为主穴,以翳风、内关、阳陵泉、足三里为配穴。起升清阳、熄内风、疏肝利湿、补中益气等功效。
案例:
患者男,43岁,因晨起时突感视物旋转,恶心头晕不能视物1小时而就诊。发病后不能坐立,坐立则眩晕感加重欲吐。无呕吐、无头痛、无发热、胸闷、咳嗽等不适感,无耳鸣,听力稍有减退,但仍能听清,四肢活动自如。患者近期有公事繁忙,思虑过度的情况。既往无高血压病史、心脏病史、无颈椎病史及肝肾病史。查体:血压130/80mmHg,心律75次/分,体重指数29.5,舌质偏红,舌苔厚腻,稍黄,脉象滑数,颅脑CT未发现脑梗死以及出血表现,颈部CT未发现有颈椎增生或者退变问题。根据这些情况初步考虑是眩晕病。
艾灸治疗分析:
患者体重指数29.5,肥胖者多湿盛而生痰,风阳夹痰浊上扰清窍;近期又因工作事而思虑过度而致肾阴亏耗、肝阳上扰、情志失调,遂致眩晕。患者能接受艾灸治疗,予以艾灸(温灸)百会、太阳、风池、角孙、太冲,翳风、内关、阳陵泉、足三里,每穴15分钟。做灸40分钟后患者睁眼视物已无明显晕眩感,无恶心感,能坐起,但仍然有轻度头晕感,于饮热水一杯后继续艾灸余下穴位。2小时后患者已经能站立行走自如,无头晕、头重脚轻、恶心等不适感。其后每天做以上穴位艾灸一次,连续五天后,在家中每周自行艾灸2次,坚持一月,并注意避免劳累,避免过于油腻饮食及饮酒。至今有三年,无眩晕复**况。
穴位选择功效:
取穴以百会、太阳、角孙、风池、太冲为主穴,以翳风、内关、阳陵泉、足三里为配穴。起升清阳、熄内风、疏肝利湿、补中益气等功效。
各穴功效:
百会(督脉):有升阳固脱,醒脑安神之功效,可治昏迷、昏厥、休克;内脏下垂、子宫下垂、脱肛;精神分裂症,癔病;头痛、眩晕、神经衰弱。
太阳(经外奇穴):有清热止痛之功效。可治头痛、偏头痛、眩晕、感冒;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目疾。
风池(足少阳胆经):有祛风明目,熄风安神之功效。可治头目眩晕、耳鸣、失眠;感冒鼻塞、发热头痛;各种眼病;脑性疾病。
角孙(手少阴三焦经):有吸湿降浊之功效,主治耳部肿痛、目赤肿痛、目翳、项强、头痛、眩晕。
翳风:(手太阳三焦经):有通窍利耳、疏风通络之功效。可治耳聋、耳鸣、中耳炎等耳疾
内关穴:(手厥阴心包经):有宁心安神、宽胸和胃之功效。
阳陵泉:(足少阳胆经):有疏肝利胆、清利湿热、舒筋通络之功效。
足三里(足阳明胃经):有保健强身、调和气血、健胃益脾、消导化滞、疏经通络之功效。可治恶心、呕吐等疾,为一切虚损赢弱之重要配穴。
太冲:(足厥阴肝经):有疏肝理气,和营通络之功效。可治头胀眩晕、目赤肿痛、失眠多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