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白术散
处方: 山药、桔梗、茯苓(去皮)、甘草白芷、陈皮(去白)、青皮(去白)、香附子,各三两。白术四两,干姜(炮)二两。
炮制: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治伤寒气脉不和,憎寒壮热,鼻塞脑闷,涕唾稠粘,痰嗽壅滞;或冒涉风湿,憎寒发热,骨节疼痛;或中暑呕吐眩晕;及大病后将理失宜,食复、劳复,病证如初。
又治五劳七伤,气虚头眩,精神恍惚,睡卧不宁,肢体倦怠,潮热盗汗,脾胃虚损,面色痿黄,饮食不美,口吐酸水,脏腑滑泄,腹内虚鸣,反胃吐逆,心腹绞痛,久疟久痢;及膈气咽塞,上气喘促,坐卧不安;或饮食所伤,胸膈痞闷,腹胁膨胀;妇人胎前产后,血气不和;霍乱吐泻,气厥不省人事。
常服辟四时不正之气,及山岚瘴疫,神效不可具述。
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木瓜干一片,紫苏三叶,煎七分,食前服。
若吐泻,入白梅煎。喘,入桑白皮、杏仁煎。
伤寒劳复,入薄荷。
膈气,入木通三寸、麝香少许。
中暑呕逆,入香薷。
产前、产后血气不和,入荆芥煎。
霍乱,入藿香煎。
气厥,入盐汤调下。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白术散
处方: 牡蛎(烧粉)二两,白术、川芎,各四分;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汁)三分。
炮制: 上杵为散。
功能主治: 调补冲任,扶养胎气。治妊娠宿有风冷,胎痿不长,或失于将理,动伤胎气,多致损堕。
怀孕常服,壮气益血,保护胎脏。
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温酒调服,空心,食前。
《金匮要略》卷下:白术散
处方: 白术 芎藭各30克 蜀椒22克(去汗)牡蛎15克
制法: 上四味,杵为散。
功能主治: 健脾养胎,温中祛寒。妊娠,宿有风冷,胎萎不长。
用法用量: 每次3克,用酒调服,日三服,夜一服。
腹痛,加芍药;心下毒痛,倍加芎劳;心烦呕吐,痛不能食饮,加细辛、半夏,服后更以醋浆水服之;若呕,以醋浆水服之;复不解者,小麦汁服之;以后渴者,大麦粥服之。病虽愈,服之勿置。
《外台秘要》卷六引《广济方》:白术散
处方: 白术60克 茯苓60克 吴茱萸30克 橘皮45克 荜茇30克 厚朴60克(炙)槟榔75克 人参45克 大黄75克
制法: 上九味,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 脾胃虚寒,痰饮内停,呕吐酸水,胸闷心悸者。
用法用量: 每次3克,空腹时煮生姜、大枣汤送下,一日二次。渐加至6克。觉热,服少量饮食压之。
注意: 服药期间,忌食醋物、桃、李、雀肉等。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白术散
处方: 山药 桔梗 茯苓(去皮)甘草 白芷 陈皮(去白)青皮(去白)香附子各90克 白术120克 干姜(炮)60克
制法: 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 外感风寒,憎寒壮热,鼻塞脑闷,涕唾稠粘,痰嗽壅滞;或风湿外侵,憎寒发热,骨节疼痛;五劳七伤,气虚头眩,精神恍惚,睡卧不宁,肢体倦怠,潮热盗汗,脾胃虚损,面色萎黄,饮食不美,口吐酸水,脏腑滑泄,腹内虚鸣,反胃吐逆,心腹绞痛。
用法用量: 每次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木瓜干1片,紫苏3叶,煎取100毫升.空腹时服。
若吐泻,加白梅煎;气喘,加桑白皮、杏仁煎;伤寒劳复,加薄荷;膈气,加木通、麝香。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白术散
别名: 七味白术散(《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一)。
处方: 人参7.5克 白茯苓15克 白术15克(炒)藿香叶15克 木香6克 甘草3克 葛根15克(渴者加至30克)
制法: 上哎咀。
功能主治: 健脾止泻。治小儿脾胃虚弱,呕吐泄泻,频作不止,口渴烦躁,但欲饮水,乳食不进,身体消瘦。
用法用量: 每服9克,水煎服。
《全生指迷方》卷四:白术散
别名: 《全生》白术散(《证治准绳·女科》卷四)。
处方: 橘皮(洗)大腹皮 茯苓 生姜各15克 白术30克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健脾利水。治妊娠子肿,面目肿如水状。
用法用量: 每次3克,空腹时用温开水送服。
备注: 方中白术、茯苓健脾利水,大腹皮下气宽中行水,生姜温散水气,橘皮理气和中。合用具有健脾利水之功。
《妇人大全良方》卷十四:白术散
处方: 白术 黄芩各等分(新瓦上炒香)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治妊妇伤寒,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200毫升,温服。但觉头痛发热,便可吃二三服即愈。
《普济方》卷三三七引《十便良方》:白术散
别名: 白术汤、四味白术汤
处方: 白术1两,人参半两,丁香2钱半,甘草1钱。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妊娠恶阻,吐清水,甚则10余日粥浆不入,恶阻,脉虚弦者。
用法用量: 白术汤(《校注妇人良方》卷十二)、四味白术汤(《景岳全书》卷六十一)。
各家论述: 《医略六书》:妊娠胃气暴虚,寒伏中脘,故呕吐清涎。是恶阻,因于胃虚挟寒焉。人参扶元以补胃之虚,白术健脾以壮胃之弱,丁香温中散寒滞,甘草缓中和胃气,稍佐生姜以止呕也。为末姜煎,使虚回寒散,则胃气调和而恶阻无不退矣。
《圣惠》卷七十四:白术散
处方: 白术3分,草豆蔻半两(去皮),益智子半两(去皮),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高良姜半两,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